近日,移動官宣客服大模型算法通過服務提供者備案,可正式對外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
該消息一出即引發諸多討論,客服被認為有可能被Ai替代的崗位之一,很多人非常好奇,該客服大模型發布,將對移動旗下數萬名客服,乃至整個客服行業帶來什么影響?
甚至有人評論到:“大膽猜測下,移動客服以后不會真人了”。
01移動的客服大模型,能干什么?從官方發布中看到,移動客服大模型主要應用于面向客戶的意圖識別與多輪應答、面向客服人員的話術與智能教練等領域,具備性能突出、安全可信等特點。
具體到實際運用中,移動的客服大模型能干什么?根據筆者對該客服大模型的觀察,整理了幾個關鍵能力:
一是客戶交互能力。該模型能快速準確地理解客戶需求,提供精準、個性的解決方案。事實上,更好理解用戶意圖,然后提供個性化回答對許多大模型而言已經非常容易了。
該客服模型借助10086客服領域海量數據,進行針對性訓練,具備自主學習與服務能力,客戶交互能力非常強大。
二是任務自動處理能力。從此前移動對外的演示中,我們看到客服大模型可以直接調用各業務系統的 API,比如常用的BOSS系統,了解用戶各項信息、迅速整理歷史對話的上下文,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此外,大模型在得知用戶網絡故障后能很詳細的引導用戶去發現故障點,還能通俗易懂地向用戶解釋「光貓」、「帶寬」這些專業知識。
三是人機協作能力。該客服大模型可以在發現故障比較復雜后主動接通人工客服等,還可以根據對話內容為坐席提示回復話術,人工客服在接手實時對話后也能迅速進入狀態,繼續排查問題,并在需要時再次喚醒大模型。
因此,客服大模型的加入可以降低人工客服答復時間和輔助人工思考。客服大模型的多輪對話理解、對話摘要等能力與人工坐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互相補充,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02一大批客服要失業?
可以預見的是,移動會逐步將客服大模型部署到移動在線客戶服務、客戶服務、全場景客戶服務的服務流程中,甚至運用到云客服、數字人客服等產品。
那么,未來人工客服會被客大模型替換嗎?
AI的到來,整個客服行業將會受到較大的沖擊,這是肯定的。但電信運營商的客服是否被Ai完全替換,我的觀點是否定的。
首先是成本。國盛證券曾在報告中提到,ChatGPT背后的回歸語言模型(GPT-3)訓練一次的成本約為140萬美元,模型越大價格越高,雖然移動客服大模型規模小于ChatGPT,但訓練仍然是不低的成本。
其次是安全性。數字化程度越高,面臨的數據安全問題就越普遍,AI沒有判斷力,還支撐不住很多欺騙方式,對防護策略是巨大的挑戰。作為央企,移動對待數據安全的問題無疑會非常謹慎。
后是溫度。在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是,Ai客服會直接輸出結果,或承認問題是無法解決,但Ai客服不會字斟句酌地跟人周旋,照顧客戶感受。這是我認為Ai無法完全替代人工客服的原因。
比如客戶堅稱電信運營商偷跑了流量,并要求賠償,這時候Ai客服只能堅持跟客戶表示沒有,也不會進行賠償,盡管客戶會氣憤;客戶提出微信、微博等登陸不了,要求處理...
如果說成本和安全隱患隨著技術持續創新,可能會有更完善的解決方案。但人工客服的溫度與情緒感知,Ai客服真的無法替代。
對于客服大模型,我們認為它更像是能與10086客服并肩作戰的超級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