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發現希望使用中.國移動的保號套餐,卻發現已無法辦理,媒體對此多有報道,這意味著中.國移動的套餐業務發生了重大變動,如此做或許在于5G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促使它不得不提高套餐的門檻。
中.國移動已建成zui多的5G基站,早前報道指國內建成的5G基站數量已達到390萬座,而中.國移動一家就擁有190多萬座,巨量的5G基站讓它承受了不小的投資成本壓力,還有運營成本的上漲,2020年上半年它公布的業績顯示電費增加五成,而當時的5G基站僅有30多萬座。
5G網絡投資過高,已促使運營商轉向發展低成本的低頻5G,中.國移動建成的低頻5G基站估計達到60萬座,另一家運營商公布2023年的數據顯示它擁有的100多萬座5G基站中有25萬座是低頻5G基站,低頻5G覆蓋范圍更廣,可以幫助運營商減少5G基站的建設數量。
采用低頻5G降低5G基站建設數量,那是為了節流,確保5G運營的另一個方向自然是增加收入,而要增加收入,提高消費者的套餐支出就是辦法之一,如此也就不奇怪中.國移動突然停止8元保號套餐了。
運營商的業績也顯示價格較貴的5G套餐扭轉了他們業績下滑而轉為增長,2018年之前三大運營商大打價格戰導致業績下滑,2019年商用5G之后他們將5G套餐門檻定在百元以上,由此連續數年都取得業績增長。
近期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數據顯示他們擁有的16億手機用戶,已有13億轉用5G套餐,顯示出他們已成功吸引超過八成的用戶轉用5G套餐,5G套餐的高門檻為運營商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不過與他們的5G套餐大獲成功形成對比的則是國內的5G真實用戶與5G套餐用戶差距巨大,工信部披露的數據指國內的5G網絡用戶大約8億多,有近5億5G套餐用戶并未使用5G網絡,這讓運營商相當難堪。
為了促使這些消費者使用5G網絡,近期運營商已大舉推售5G手機,給予相當大的補貼,5G手機售價低至269元,這與國產5G手機售價近千元可以看出補貼力度相當大,運營商可以說為了促使消費者使用5G網絡費盡心思。
有趣的是運營商官方的5G套餐門檻很高,近期電商平臺卻在大舉銷售低價的5G套餐,29元套餐包含的5G流量達到155GB,這些大流量套餐吸引了不少用戶,某電商平臺顯示一款低價5G流量套餐的評論已達到20萬條以上,與運營商官方昂貴的5G套餐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國的運營商還在費力地發展5G網絡,早前全球前四大設備商之一的愛立信卻表示中.國以外的市場可能降低5G投資,為了確保公司運營大舉裁員,顯示出它對中.國以外的市場發展5G相當擔憂,5G發展到如今模樣到底是成功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