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消息近日,在"第五屆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行業應用中心總經理陳慶勇解讀了移動《5G+計劃》,特別提出了5G專網是為行業客戶提供服務的新型基礎設施,并分享了移動在5G+智慧教育、農業、無人機、醫療等方面的實踐。
5G正在催生變革,賦能未來的新發展。移動長期以來一直把5G的發展作為重要的任務,通過加快5G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豐富5G技術和應用的場景,普及推動5G終端的消費,實現5G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工信部5G 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引領下,移動積極實踐,努力把5G進一步推進成為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同時,移動發布并實施了《5G+計劃》。陳慶勇表示,《5G+計劃》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建成一張5G與4G協同共生的網絡。無論是在六千多米的珠穆朗瑪峰,還是在地下六百多米的深井,還是在祖國南端三沙,移動的5G網絡都已經遍布。全國有2.8億用戶在使用移動的5G服務,預計到年底將在全國縣以上重點鄉鎮重點區域全部實現網絡覆蓋。另一方面,《5G+計劃》要加強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邊緣計算的結合,通過新型的數字基礎打造網云數智邊融合的技術能力體系,移動推出了云上移動、梧桐引鳳、九天攬月等支撐全社會上云用數賦智的開放平臺。
陳慶勇透露,移動《5G+計劃》通過5G與產業生態合作,攜手1400多家合作伙伴共創5G生態繁榮,通過產學研用的協同形成聯合創新生態。移動的終目標是要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應用標桿和成熟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在教醫農商還是在工業、交通、金融、港口和社會生活經濟的各方面,移動的5G應用正在不斷催生成熟普及和應用,如今,面向18個細分行業已經打造了200多個龍頭示范項目并形成了4千多個案例復制。
在這些案例當中,移動認為5G專網是給行業客戶的5G應用重要的基礎能力。5G網絡是定制專用的網絡,是柔性配置彈性擴容的網絡,這樣的網絡就是為行業客戶定制的,是給行業客戶提供的新型基礎設施。這樣的基礎設施在各行業都在不斷落地生根,7月份,工信部等國家六部委出臺了《教育新基建》,在《教育新基建》中就是要通過5G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帶動促進教育資源的轉型發展,5G教育專網正是移動用5G的網絡在行業應用中在教育中打造的新型基礎設施。據陳慶勇介紹,5G教育專網通過云網融合能夠實現安全可控、云邊協同、數據管理的專用網絡。在教育管理方面,移動已經應用5G能力助推區域教育的一體化數字轉型,移動利用5G打造了校園城域網為基礎,形成了省區校三級架構的全國首個5G智慧教育行業可視化樣板工程,通過教育城域網和互聯網雙翼專網,構建安全高效的網絡環境,通過云網協同實現教育設備物聯的統一管理,通過裝備和應用的數據融通,實現更多的5G特色應用。
在教學方面,移動打造了多個教學和校園管理的示范案例,通過5G賦能智慧教學,實現5G智慧校園的升級。通過5G的應用,能讓教學過程的數據"跑"起來,實現對教育過程的精準評測。
在教學模式的創新當中,5G的應用給教學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構建了5G網絡的教培實驗室,通過5G與人工智能相結合,一方面讓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到5G的能力,創新改變5G教學的環境。另一方面通過5G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幫助學生在教學手段上能普遍落地應用,而在考試方面疫情環境下考試的線上化正在普及推廣,從去年開始移動在教育部的安排下推出的5G智慧云考場已經實現了嚴考不出事、藝考不出省,300多所高校已經應用移動的5G云考場,正在助力考試的變革。這些考試教育方面的應用只是諸多民生應用的一個行業。
除此之外,陳慶勇介紹,移動在5G+農業、無人機、醫療等方面也有著諸多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