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要理解這個世界,需要找到自己的 mental models,即底層的思維模型。這些模型應該來自不同學科和方面,大概80到90個模型就可以幫你處理 90% 以上的問題。」--查理·芒格
01、折現
折現的意思是,今天能拿到的一百塊錢和下個月才能拿到的一百塊錢是不一樣的。把未來的收益折合成今天的價值,就叫做折現。如果有人跟你說,兩個選擇,一個是 100 天后給你一顆糖,另一個是 101 天后給你兩顆糖。你很可能會說,當然是 101 天后給我兩顆糖。但如果這個人和你說,是現在馬上給你100元,還是明天給你200元,你也許就會猶豫了。甚至很可能你就選擇了現在就先要100元。人們會僅僅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改變自己的選擇。因為快樂是有折現率的。及時行樂的吸引力總是超乎人們意料,大家也總是會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適當的延遲滿足是有必要的。
02、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的意思是,在同一時間內,為了得到一個你喜歡的東西,你必須放棄其它喜歡的東西。巴菲特曾讓自己的私人飛機師Mike,寫下對他職業生涯重要的25件事。Mike花了一些時間寫完了。然后他又讓Mike從中圈出重要的5件事。Mike非常猶豫,花了更長的時間,糾結的圈出了5個。巴菲特說:這左邊的5件重要的事情不用我說什么了,但現在你會如何處理右邊的那20個目標?Mike說:我當然會把重要的那5件事作為優先項目,然后再用更少的時間做后面的20件事情巴菲特說:你錯了!這20件事,應該是你「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去做」的事情!這些事情永遠不能占用你的時間精力,直到你先完成那5件事為止。俗話說得好: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其實你真的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但是你永遠不可能做所有你想做的事情。
03、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的意思是,已經發生無法收回的成本,它是過去的成本,不應該影響當下和未來的決定。沉沒成本說白了就是你在一件事上進行了投資,你期望這項投資能物有所值,但事實證明,這項投資的回報遠低于你的期望值,當然,無論你之前投入了什么,它們再也回不到你的手中。如果你能及時放棄或離開,你的損失也將結束,但如果你繼續,你的損失將是雙重的。比如,你花了五元錢,買了一個爛蘋果,為了不浪費,還是吃掉了。這樣你不但損失了五元錢,還吃了一個爛蘋果。其實這五元錢就是沉沒成本,就是你怎么做都無法收回的成本,在沉沒成本前,我們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對"沉沒成本"過分眷戀,繼續原來的錯誤,造成更大的虧損。由于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沉沒成本)。
04、在邊際上做選擇
經濟學所要關注的問題,通常不是極端的非此即彼,而是"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的比較,也就是對"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權衡。舉例來說,我們不會只買衣服不吃飯,也不會只吃飯不買衣服,而會考慮是多買些食物而少買些衣服,還是多買些衣服而少買些食品,這樣的選擇就是邊際選擇。"邊際"概念的引入破解了經濟史上的一個著名難題--水和鉆石的悖論。19 世紀的經濟學家們曾一直困惑于一個問題:
為什么對于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的水價值很低,而對人類生存可有可無的鉆石則有很高的價值?對于這個問題,古典經濟理論并沒能給出很好的解釋,而從"邊際"的概念入手,這個問題則很容易回答。物品的價值是由它帶給人的邊際效用決定的--雖然水很重要,但是由于它很多,因此在邊際上多一滴、少一滴對效用的影響不大;而鉆石雖然無關緊要,但由于它很稀少,因此在邊際上多一顆、少一顆對效用的影響很大。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鉆石的價值要遠遠高于水(物以稀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