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通訊工具的發達,人們的社交網絡也變得越來越多樣性。各個通訊APP里的表情符號也成為聊天時候的一種情趣,或者記錄日常生活的一種手法。比如說常客書院頭號網紅@頭頂光環小天使 某天的一篇PO文,狂野的文風,銷魂的配圖,不愧是后現代學院網紅派代表:
而縱觀酒店業的“網紅”,就屬喜達屋了。比起其他集團,它總是在前衛和創新的路上一騎絕塵。從潮牌W的創立,手機check in,keyless系統無不在傳統酒店服務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如今,作為旗下W的副牌Aloft又帶來一次驚喜:住店客人將可以使用表情叫客房服務了。
這個被稱作TiGi (Text it. Get it.) 的服務目前僅在紐約金融區的Aloft試行,然后登陸曼谷,再延至全球。雖然我們不知道具體來到國內的時間,但是可以從外網上窺視一二。TiGi目前僅支持選擇六個服務項目,地圖和地鐵票,解酒藥,手機充電器,個人清潔用品,小零食,以及未知驚喜禮包。住店客人僅需發送相應表情和房號到指定號碼即可。
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狂拽酷炫的感覺。想一想當常客們忙了一整天回到酒店,累的不想說話了,或者待在一個不會說當地語言的國家,只要發幾個表情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也是贊贊的!
但是對于用表情叫客房服務,有些問題不得不擔心:首先,客人叫客房服務只能用這幾個圖么?這問題看起來挺二的,但是有些手機還真沒這些表情,就比如棒棒糖和巧克力棒,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它們到底是不是存在手機表情里。所以不清楚如果只發一個曲奇餅給酒店,到底能不能給送一整套小零食還是只給送兩塊小曲奇餅。還有,萬一手機信號不好,客人發不出去或者酒店接收不到,那豈不是只能在房間里干瞪眼,或者還是得用原始的電話解決。另外也許還有些別的問題,都要等到有體驗過之后才能揭曉。
再從酒店角度來看,表情點餐博眼球指數確實不小。而且比起現在好多酒店動不動就房內iPad點餐所花費的成本來看,著實小了不少。另外,對于前臺或是客房服務部的工作壓力也許會增加好多:先是要和前來嘗鮮的客人解釋一遍又一遍的使用指南,之后肯定還會收到一批批表意不明的表情,或是有意的,或是無意的。總感覺“發表情點客房服務”會有種往“全民調戲siri”發展的趨勢。
不管這項服務之后能不能像手機登記入住和無房卡服務這樣大紅大紫,單從創新好玩的角度講,已經算是成功了,接著就看用戶體驗的反饋了。
那么終極問題來了,在常客們心中,還有哪些表情是一定要出現在菜單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