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電子設備中含有許多貴金屬和稀土元素,而在每部智能手機里都含有許多珍稀金屬,如金、銀、銅、鉑和鈀等。因為地下礦藏有限的緣故,這些貴金屬的價值還在與日俱增。
看到這里許多人不禁疑問,智能手機中究竟含有哪些金屬?據調查,一臺普通的iPhone中含有0.034克黃金,0.34克銀,0.015克鈀、不到千分之一克的鉑。還含有約25克鋁和15克銅。更為重要的是智能手機中還含有各種稀土元素,如釔、鑭、鋱、釹、釓、鐠等。眾所周知,稀土又被稱為稀土金屬,地球的儲量極低,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雖然在許多人看來這些成分的含量都很少,但不要忽略目前有20多億人都擁有智能手機,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大。不僅如此,這些元素在手機中的含量其實比相同重量的礦石中的含量高得多。一噸iPhone中所含的黃金是一噸金礦中所含黃金的300倍,銀的含量也是相同質量的銀礦石中的6.5倍。
據統計現有的20億名智能手機使用者平均每11個月就會換一部新手機,而舊手機的處理方式就是被隨隨便便扔到了角落或者直接被丟棄。在這些手機中只有不到10%的會被回收,其中珍貴的原料會得到循環利用,可以說這是一座真正的金礦,但是如此珍貴的資源卻被我們丟至一旁。現在,包括石油在內的各種資源都達到了使用量的頂峰。如果我們能夠避免浪費掉手機中這些珍貴的材料,既符合經濟利益,又具有環保價值。
因為在每部手機中所含的材料太少,如果只對一部手機進行回收,未免有些不夠劃算。但若是進行大規模回收,結果就很誘人了:一百萬部智能手機可以回收約16噸銅、350千克銀、34千克黃金、以及15千克鈀。我們要關心的是,如何才能安全、經濟地提取出這些材料呢?大量的電子垃圾(包括手機在內)會被出口、傾倒在等國家,收入微薄的工人和童工再用危險的化學試劑,將其中的珍貴原料提取出來。東南的貴嶼鎮甚至被稱為世界上大的電子垃圾回收站,對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當地的土壤、河流和空氣也受到了水銀、砷、鉻、和鉛的嚴重污染。
更好的解決方案是減緩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但是由于消費者習慣極難改變,我們必須從其它方法著手。我們可以先利用高壓電流將手機擊碎,然后用機器手撿出珍貴的電路板,剩下的部分再被送入一臺小型熔爐中,在精確的高溫控制下,提取出其中的珍稀合金。后再將剩余的有毒物質或無用物質進行安全焚毀。這個方法可以針對于手機中的貴金屬及稀缺資源進行回收利用。若能行之有效,可以想像能夠給人類帶來多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