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個月前,有消息稱移動停止飛信業務,隨后移動辟稱并未停止飛信服務,并將會推出了企業版,為企業提供辦公協作的整體方案。
而據艾瑞咨詢的調查顯示,96%的企業希望將業務部署到移動終端,93%希望實現移動辦公。而“碎片化”時間應用,無疑能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所以移動正是出于對于企業管理效率方面的需要,以致于金融、交通為代表的行業越來越希望能夠借助無線寬帶網絡技術隨時隨地傳遞和處理信息。
而,移動推出的企業飛信剛好就是提供這樣的服務的。
據移動推出的企業飛信樣張來看,企業飛信可以獨享專線網絡,類似微信朋友圈的“工作圈”,OA應用、團隊云盤、企業通訊錄、團隊協作等功能。企業飛信未來還會推出可支持短信與消息的上下線互通,即使不裝APP,也可以完成企業內部溝通。
這樣的功能被釘釘和微信看到恐怕要被笑死了。甚至隨隨便便一個協同化的工具也可以提供這樣的功能。移動除了人傻錢多之外,混進互聯網圈子里的反應總是慢了不止半拍呀。
移動的判斷沒錯,畢竟話務通訊以及流量服務的大數據分析讓移動預料到移動設備和應用在企業業務中的角色正在發生著的變化,從PC為中心的時代演變成以移動設備為中心的時代,無疑移動設備更能夠提升企業業務價值的生產力水平和生產效率。作為更加便攜的工具,PC端反而逐漸被邊緣化。所以,此次移動低調推出企業飛信,也正是看中了為企業提供協同辦公的解決方案市場上沒有絕對的領導者,市場競爭還不明顯。
所以,現在進入該市場或許還能夠分到一杯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來看,飛信早就死掉了。然而移動現在又開始做企業板塊業務,有些人并不看好。
其一,飛信早在大學市場上的策略完全以失敗告終,說明移動在市場化競爭策略方面有嚴重的問題。
其二,移動沒有互聯網思維,缺乏互聯網基因的移動很難再互聯網市場上去挑戰社會化通訊產品,比如微信、釘釘。
其三,移動可盈利產品不多,急需要開發出新的盈利市場。有業內人士稱:“只要中移動不碰觸互聯網,那肯定能成功”。移動有的是錢,但是互聯網圈子除了錢,還有很多辦不成的事兒。想想巔峰9000多萬的用戶,再想想自己現在的處境,飛信推出企業飛信這件事足以看出,移動還沒有想清楚到底該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