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時代,無線政務將在電子政務互動和辦事等方面發揮“輕騎兵”的作用,解決以往電子政務受囿于固定pc所面臨的“互動不便、渠道不暢、更新不快、辦事不利”等老大難問題。移動信息化的發展,讓大家拿起手機就能查閱要找的內容、發送想傳遞的信息。
政務信息“搬”到手機上
目前,公民個人手機擁有率遠高于電腦,截止到2010年底的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報告顯示手機上網以其特有的便捷性獲得了很多網民的認可。手機用戶量的不斷攀升,讓電子政務不得不開創服務新模式。
基于此,移動信息化的不斷提升,推動 “無線政務”的發展,將便民服務和政務公開信息“搬” 到手機上,為百姓提供了更方便、簡捷的獲取政務信息及便民服務查詢的形式。大力發展基于“無線網絡+手機”的電子政務應用模式,將使電子政務建設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移動信息化意味著使用者可以利用手機、掌上電腦等移動通信終端來實現今天個人計算機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的辦公管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管理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實時準確地獲得各種信息,而不再受固定線纜的束縛和限制。
移動信息化通過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做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和“一點接入,全網服務,一點結算,全天待命”的服務,正在徹底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也將革命性地改變各級機關單位組織運營的方式。
移動3g讓“政務”更暢通
合肥市民陳女士一看自己上下班的路被封起來了,便拿起移動手機上網找原因,發現原來是修路導致暫時封閉。“手機能上網,就是方便,花幾分鐘看電子地圖,就找到附近其它的路了。”陳女士說,幸虧有移動3g,要不碰上封路,肯定耽誤上班。
3g時代已經到來,手機數據傳輸的速度將大大提高,這更讓移動終端在無線電子政務領域可以大展拳腳。無線政務將在電子政務互動和辦事等方面發揮“輕騎兵”的作用,其“多點互動、隨時接觸、隨時傳播、隨時反饋”等特點,將解決以往電子政務受囿于固定pc所面臨的“互動不便、渠道不暢、更新不快、辦事不利”等老大難問題,更大體現出“小手機、大用途”的優勢。
總的來說,與電腦價格相比,手機價格相對較低,人們買手機的經濟承受能力比買電腦的經濟承受能力更強。與電腦操作相比,手機操作相對簡單易學,運行維護難度低。隨著手機價格和資費進一步下降,功能進一步增強,越來越多的人以手機作為上網終端,可以降低電子政務應用門檻。
總之,“無線政務”極大地體現了辦公管理、政務信息獲取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同時,在經濟效益方面,無線政務也可全面提升各單位政務信息化、數字化水平,避免重復建設成本,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立統一的公務外網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共享,使網絡資源和信息資源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無線城市”助政府更效率
幾條短信,就可以把以前繁瑣的會議安排和通知在幾分鐘內輕松搞定;通過手機登陸系統,簡單操作,就能把相關內容分析迅速發至系統中……披上了移動信息化的衣裝,傳統的政府公務流程正在悄悄向新一代的電子政務模式轉變。這些,正是安徽移動阜陽分公司為政府打造的移動oa辦公系統,它的應用有效成為政府信息化工程中強大的引擎。
近日,阜陽市副市長劉輝介紹,安徽移動阜陽分公司目前已為阜陽市政府及部分區縣政府實施了移動電子政務項目,為阜陽電子政務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移動oa(office automation)也就是移動辦公自動化,是利用無線網絡實現辦公自動化的技術,它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在談起“無線城市”建設帶來的好處,劉輝受訪時表示,“這次阜陽‘無線城市’建設,我們提出的主題是‘高效阜陽’,‘高效’意味著阜陽要加快、加速發展。”
“這次投資總的規模達32個億,包括業務平臺建設、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領域信息化應用建設。”劉輝說,“無線城市”的建設將極大提高阜陽城市信息化應用水平,能夠有效消除數字鴻溝,達到便民利民的服務功效,給市政管理、公共安全、醫療衛生、商務旅游、文化生活等信息化應用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與提升,使人們盡享無線數字的品質生活。
城市案例
蚌埠:發短信查財政補貼
為進一步落實好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充分利用現有的財政補貼農民資金“一卡通”管理系統網絡平臺和數據信息,讓農民朋友能夠及時了解自己“一卡通”賬戶補貼資金的到賬時間、到賬金額等詳細情況,蚌埠將開通財政補貼農民資金信息發布平臺。
也就是說,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了解自家財政補貼資金發放情況,通過短信互動,可向財政局工作人員提建議或進行違規投訴。
財政補貼農民資金信息發布平臺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系統自動下發短信。當每一批次財政補貼農民資金發放后,系統自動向所發放農戶發布短信,通知農戶本批次的發放項目、發放時間和發放金額等詳細信息,讓農戶在時間內掌握到自己所享受的補貼信息。二是農民發送短信自主查詢。農民可以自主發送短信查詢本人或其他農戶的財政補貼農民資金信息,系統將按照農戶短信自動給予相應短信反饋。三是手機上網直接查詢。農民可以通過手機上網,直接登錄網上財政補貼農民資金信息發放平臺,在平臺中輸入年月和銀行賬號,系統確認后即可獲得補貼資金發放信息。
安慶:政情、民意掌上交流
“幾年前就喜聞,要將棋盤山路與沿江東路貫通,今年3月份該工程終于動工修建,但不知何因,在離沿江路10米左右的地方停了工。現已停工2個多月了,請相關部門給予答復。”7月6日,迎江區政府分管城建的劉副區長的手機上顯示了網民“zhgs”在安慶市市民心聲論壇上反映的問題。
一天后,這位網民就在手機上獲得了迎江區政府的回復:“此路未通的原因是:與沿江路銜接處,因地下埋設的供電電纜、管線、路燈、行道樹等,需到相關部門辦理遷移手續,同時,該工程預算也在核定之中。待相關手續辦完和工程款到位后,方可對此道路施工。”
這段掌上網絡交流,是安慶市辦理網友留言、打造網絡民情通道的一個縮影。2011年7月,在總結前幾年市民心聲論壇運營經驗下,在安慶市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由安慶市經濟信息中心主辦,移動通信集團安徽有限公司安慶分公司承辦的安慶市“網上問政”工程正式完工。通過手機網絡這個通話平臺,各級黨委政府及時、直接聽到了基層群眾的真實聲音,減少了中間環節,在短的時間內答復和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
池州:“無線”讓城市更智慧
“在政府網上終于有了我們老百姓自己的舞臺了,只要有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你想要的,還可以表達你的意見建議。”“很方便、很開放。”“新版政府網上線了,比原先期望的要好,政民互動、在線辦事功能很全,對我們小老百姓很實用。”樸實的語言反映了真實的需要。
池州市網絡問政系統——池州市人民政府政民互動平臺以 “信息公開平臺”、“在線辦事平臺”、“政民互動平臺”和“招商服務平臺”四大服務板塊為基礎,以 “池州印象”、“池州政務”、“宜居池州”、“旅游池州”四大頻道欄目為補充,將政府網站建成為池州市綜合數字門戶,形成一個綜合性的信息服務平臺,為池州市民獲取政務信息、辦事咨詢、參政議政提供了暢通快捷的渠道。
這個系統也實現了“無線城市、智能池州”的初步應用。政民互動前臺為網民提供無線接入,開通wap版,后臺同步實現無線接入流轉辦理,網民互動信件辦理過程短信提醒。同時通過搭建如供水、供電、供氣等民生數據查詢庫,結合移動資源庫,對網站注冊用戶實現實名認證。通過實名認證的用戶可以開通民生數據定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