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為四大名玉之一。傳統概念的和田玉特指新疆省和田市(包括和田市周邊范圍之內)所產的和田玉料。因為任何礦產的礦脈分布都有一個很大的延伸,所以也包括且末、若羌、葉城、莎車、塔什庫爾干等新疆地區。這些地區所產的和田玉,被稱之為狹義和田玉。因為目前學術界對和田玉的判定標準不是按產地來劃分,和田玉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所以當透閃石含量在95%以上,摩氏硬度在6以上的玉種,都可以稱之為和田玉。即無論產于新疆,青海,遼寧,俄羅斯,加拿大,韓國……其主要成分為透閃石,即可稱為和田玉。但是除新疆以外所產的和田玉,(稱為廣義和田玉),雖然材質類似,但是不論從細度,油性,密度,脂粉度,硬度等都和新疆和田玉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好的新疆和田玉,不論從價格還是質地一定高于其他產地。但不代表所有的新疆和田玉都比廣義和田玉好,主要還是看質地。下面便為你講述一塊品質好的和田玉必須具備的幾大特征。
1油性
和田玉的美在于它的堅韌、溫潤、瑩澤。一塊好的和田玉,要體如凝脂,有足夠的油潤性保證美的手感和觀感。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塊凝脂,白玉像羊油,黃玉像雞油,糯而酥,其表現出來的油糯感,讓人百看不厭,愛不釋手!完全不吃光的如瓷器,吃光太多的如玻璃,這都不是和田玉的理想玉性。我們常說的羊脂玉,是一種像羊油一般似透非透、油油糯糯、溫潤內斂的美感,這也符合國人含蓄的審美心態。新疆和田玉的分子結構,是毛氈狀纖維交織結構,這種結構,即使是水分子,也難以滲透進其內部,其材質是多種礦物質的集合體。特殊的材質及諸多因素也促使和田玉有了油潤度和油脂感。一般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1因為其特殊的分子結構,當光線照射在和田玉表面,發生折射或反射時,由于和田玉內部礦物顆粒的特征,形成了對光的漫反射效應,使其反射的光會比照射的光線更加柔和,從而形成一種弱于玻璃,強于蠟質光澤的油脂光澤。2由于新疆和田玉特殊的纖維交織狀結構,使得內部的礦物質結合的更加的緊密,密度也更好。在把玩的時候,手上的油脂汗液不容易侵入到其內部,也不易揮發,導致越摸越油。3因為今天流行的拋光工藝主要分為亞光和高光,不同的拋光工藝,會使和田玉表面光線的折射效果不同,從而在視覺上形成一種油脂光澤。4因為長時間的佩戴、把玩可以使身體上的油脂汗液逐年累月的堆積到和田玉的表面,漸漸的滲透到和田玉內部,所以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新疆和田玉越戴越油潤。老話說的好,人養玉,玉養人,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長時間的佩戴和田玉,玉質通過人的滋養變得溫潤,玉石的光澤度、顏色、內部結構等各個方面都會隨著人的滋養而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這類玉石就被稱之為活玉。
2細度
和田玉結構的細,主要是指其內部的云絮狀纖維交織結構所產生的紋理的大小,紋理越小,細度越好。和田玉的細度是很重要的品質指標之一。在透閃石與其結構類似的陽起石發生交織而形成的過程中,它們相互纏繞,形成了類似毛氈狀的纖維交織結構。由于兩種物質的交織纏繞,使和田玉的硬度和韌性比單一的透閃石和陽起石要高,它們纏繞的越緊密,細度、密度也就越好。我們可以將細度分為幾個等級。特細料:通常在側光打燈下,看不見結構或呈云朵狀結構,這種細度的玉料,堪稱極品,幾年未必能遇到一塊,可遇不可求;一細料:是在側光打燈下,可見到極細的顆粒狀微結構,但在不打燈的情況下,肉眼看不到結構;二細料:是在不打燈的情況下,在光線好的地方用肉眼籽細觀察,可見到極其細微又極其密集的微結構。再有更差者,內部的結構紋理非常明顯,無需仔細觀察,便能看得清清楚楚,這種玉料的細度也就無從談起!細度較差的玉料,大多密度也比較差,有些甚至會因為玉石內部的礦物質沒有緊密結合,礦物質沒有完全填充,在結構偏大的同時會出現小碎裂,也叫結構裂或者綹裂,嚴重影響其密度和價值。但一定程度的紋理結構,有些時候反倒也是辨別玉石真偽的一種方式,試想一下,在作假手段極其高明的今天,一塊過燈無結構的玉石,誰又能在不通過儀器鑒定僅看外觀的情況下,百分之百的的斷定它是否是塊玻璃、合成亦或者是其它高科技的產物!細膩度反映了一塊玉基本的玉質,所以和田玉可以不是很白,但是細度是萬萬不可缺的,在細度夠的情況下再考慮白度,是大部分行家的選擇。和田玉玩的就是它的細膩、油潤,如果不顧及這些,和田玉就和其他石頭沒分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