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轉(zhuǎn)眼就成舊聞,而這座城市的歷史也與當下漸行漸遠,慢慢模糊??赡芤舱驗榇?,在北美的很多城市里,靜靜佇立著一座座擺滿歷史膠卷的博物館,供來訪者逃離當下,靜靜審視這座城市曾經(jīng)的輝煌與沒落?;蛟S在行色匆匆的現(xiàn)代文明里,我們有時候正需要這樣一種主動的逃離。
逃離到了魁北克費爾蒙芳堤娜城堡。古堡坐落在山上,倚靠著地勢,鶴立雞群。銅頂磚墻,繁繁復復,錯落而不單調(diào),真有一種《冰與火之歌》的既視感。
作為加拿大地標式的酒店之一,這座古堡(Fairmont Chateau Frontenac)已有125年歷史。以這樣的年紀,在北美這樣一片年輕文明的大路上,已經(jīng)算的上是真正的古董了。更不用說這家酒店現(xiàn)在依舊每年迎來送往30萬名住客,在這座古老的建筑里綻放著旺年的生命力。想到近幾年內(nèi)地各種奢華酒店擴張,老酒店逐漸淡去了顏色--就連2005年開業(yè)的浦東麗思卡爾頓也讓我感到已經(jīng)落后于時代,不再值得一住。
然而這次魁北克城古堡的體驗,卻完全讓我忘記了年代感導致的體驗滯后,反倒是仿佛走進了時間宮殿,隨意的穿梭在這百年的歷史中。
到達酒店的時候才下午兩點,雖然看到有個專屬的費爾蒙會員check-in柜臺,然而也沒什么人排隊就直接在普通柜臺辦理入住了。升級到圣勞倫斯河景觀的Junior Suite。酒店歷史悠久,經(jīng)歷過若干次內(nèi)部翻新,因此房間有新有舊,這次給我的房間是新翻修過的。
酒店大堂光線偏暗,沒有現(xiàn)代五星級酒店的那種為了采光而刻意突出的亮度,反而是復古的吊燈和墻上的燭燈,在它們的周圍聚攏起團簇的微光,似乎刻意的模糊了酒店的棱棱角角,也黯淡了曾經(jīng)在這酒店的人人事事。
然而越是不經(jīng)意的模糊,卻越是惹人仔細的去打量。
拿好房卡之后右手邊就是電梯,電梯正對著一幅壁畫,畫中人是魁北克城的任主教Fran?ois de Laval。把他放在這樣一個所有住客的必經(jīng)之地,那么這個人物在魁北克城歷史上的重要性和影響自然也不用多說了。
電梯也是復古款。整個住下來我在古堡里面也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什么搶眼的現(xiàn)代元素。
走廊。配色保守而不夸張,地毯印花提示你這是刻意的格調(diào)而不是沒錢裝修。
各種高科技的房門開多了,這次回歸到木門。挺厚重的,插房卡之后得用力才能推開。
進門之后,右手是客廳,這個配置讓我想起之前在Fairmont Olympics住的那間套房的客廳,連沙發(fā)都是那么相似。
寫字桌也在客廳里,雜志挺好看的,包括一本古堡酒店125周年的紀念版雜志。
臥室,窗外正對圣勞倫斯河,一片雪白。床頭的鬧鐘不知道用的什么時區(qū),時間顯示不太對。費爾蒙喜歡用藍色或者黃色系的枕頭。
衣帽間在床頭,倒是挺方便的,缺點是空間極其逼仄。
電視挺小的,不過本身墻面面積限制了它的發(fā)揮??Х葯C、茶葉和Mini bar都在電視下面。
浴室暖氣供應非常足,好評。配置就真心一般了。沒有浴缸只有花灑(所以就不放圖了),然而Rose 31系列的備品一直是本人心頭好。
多余的枕頭怎么辦?開夜床的服務員是這么做的:
其實這次入住的只是酒店的一翼,于是放下行李就又出去溜達了。這次往過走,看到則小故事:圖中的這位飛行員在1928年4月24日這天在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跨洋飛行以后,“驚喜”的到訪這家酒店,引起不小轟動。
在這樣一個打電話的空間里,酒店也沒忘了放一段酒店軼事來增進客人的融入感。一張張老照片裝裱在精致的相框里,定格了這座酒店見證的種種瞬間。而這些瞬間又在有意無意間,讓住客悄然踏上了時空旅行,去欣賞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其實,從來缺乏的不是故事,而是觀察者與記錄者。
順便來看看曾經(jīng)的“房卡”,老古董旁邊放著個收納盒用來Express Check Out時候回收房卡。不過我沒看到人用這個--可能大家都以為是古董了吧。
皇家寄信,名頭夠響亮。從內(nèi)嵌的Canada Post(加拿大郵政一般的存在)來看,這個信箱至今還在投入使用,特別適合到訪者把酒店的明信片寫了之后從這里寄出去。
剛才入住的時候,去的右側(cè)的“廂房”。這次直奔城堡的“中堂”。酒店的幾家餐廳都在中心。一眼看不透的過道,兩側(cè)是精品店。中間的盆栽很好的遮擋了后面的入口,留下了觀賞懸念。
那么被遮擋的是什么呢?一探究竟。
這里就說三家酒店餐廳/酒吧的大門了。進門正對是酒吧,左邊是高端法餐廳,右邊是簡餐。下午法餐廳和酒吧都沒開,就去了右側(cè)的簡餐。先來碗湯開開胃,番茄湯個人感覺特別適合提味。
之后直接點了個Burger,不過我顯然低估了它的分量……
入住的天晚上,出去溜達,順便找吃的。路過一家博物館。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在遠古時代人就已經(jīng)開始審美了,日常生活不僅有瓦罐,還有各種飾品。
找了家很有特色的披薩店。亮點在菜單,次見到這種形式的:
之后的第二個晚上又回到酒店的法餐廳Champlain吃了一套。服務到位,擺盤精致,分量適中,紅酒好喝且貴。
面包很好吃。
先來份Tartar,喝點香檳開胃。主菜要的鴨胸肉,配紅酒。中間小插曲是廚房出于對我的種種“照顧”,送了我好幾種“小樣”。(圖片太大,懶得壓縮上傳了。。)。在北美的酒店餐館里,這家名為Champlain的法餐廳絕對算的上一流水準了,值得一試。
吃飽喝足又在酒店的左翼去溜達了一圈,那邊主要是開會的地方。
路遇希區(qū)柯克,以及他的烏鴉。
(AM 8:00-12:00 PM 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