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社交型酒店成為市場的寵兒,各大酒店巨頭都開始在旗下酒店融入社交元素,甚至創立一個品牌,而社交酒店僅僅是開辟一個社交空間場景嗎?
將客人“趕出去”,去享受公共空間的社交和休閑的樂趣,社交型酒店成為風潮。
目前,國內社交型酒店基本以中端酒店為主,而中端酒店要取勝,需在功能升級和細分市場定位上下功夫,包括打造客房外的第二空間,如健身房、書吧、茶社、影視社交區等。千禧一代注重生活品質、追求個性化,從小對于社交、社群都保持著高頻次的熟悉度和參與感。
近幾年,社交型酒店在國內逐漸成為風潮,主要集中在中端酒店,首旅如家、華住、鉑濤以及亞朵等酒店集團紛紛推出社交型酒店品牌,或者強調酒店的社交功能等。與以“住”為核心的傳統酒店相比,社交型酒店更注重設計、公共空間、社群及社區的打造,并通過這些元素來進行品牌營銷,增加品牌的黏性。
①社交型酒店成為當下的消費熱點
隨著消費升級,酒店需要不斷提升附加值,社交型酒店成為當下的消費熱點。可以說,在生活方式經濟形態的變化中,更為強調社群及客戶黏性,從而促生社交型酒店。中端社交型酒店的興起,與千禧一代行為特點緊密相連。千禧一代注重生活品質、追求個性化,從小對于社交、社群都保持著高頻次的熟悉度和參與感。這些80后、90后的人群已經成為消費主體,占到了酒店顧客總量的三分之一。
所謂社交型酒店,是借助酒店的開放性和連通性,強化其社交功能的一種生活方式酒店。通過空間設計、功能打造以及主題活動,吸引客人走出房間,在公共空間享受社交的樂趣,同時也吸引本地居民將其作為社交的場所。
目前,國內社交型酒店基本以中端酒店為主,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表示,中端酒店是目前性價比高的酒店投資開發模式之一,要做好中檔酒店,需在功能升級和細分市場定位上下功夫,包括打造客房外的第二空間,如健身房、書吧、茶社、影視社交區等。
客人享受公共空間的社交和休閑樂趣
②“小房間,大公區”,將客人“趕出去”
在眾多社交型酒店中,Citizen M無疑是業內公認的“標準”。這個來自阿姆斯特丹的酒店連鎖品牌頗受年輕人的追捧,大特點就是為賓客創建融洽互動的社交場所。統一15平米房型,安置了一張2米大床,并根據當下年輕人更喜歡窩在沙發上用筆記本的習慣,不設寫字臺。小房間發揮著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將客人“趕出去”,享受公共空間的社交和休閑的樂趣。
目前國內社交型酒店基本堅守“小房間,大公區”的原則,無論是CitiGO,還是ZMAX潮漫、亞朵輕居,其客房面積基本控制在18-27平方米左右,只是睡覺和沐浴所在;公共空間才是主角,平均在300平米左右,有的甚至達到700平米,可以提供音樂、派對、閱讀、辦公、健康輕食等功能,鼓勵客人走進公區,享受社交。
比如CitiGO將公共空間打造為時尚社區,設有咖啡吧、餐廳、露天電影、屋頂花園等;ZMAX潮漫的核心產品潮漫酒廊,是將前臺與酒廊功能疊加的社交空間,還提供桌球、室內高爾夫、自助迷你唱吧等娛樂功能;亞朵輕居的大堂也提供閱讀、攝影、咖啡等主題。華住創始人季琦表示,未來酒店大堂的接待功能退化,Check in counter盡量小,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移動端完成。當前臺退化成可有可無的時候,社交、審美、休閑等功能走上前臺。
③社交型酒店不能簡單模仿,必須有自己IP
趙煥焱提醒,在競爭激烈的中端酒店市場,社交型酒店不能簡單模仿,必須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他認為亞朵旗下的THE DRAMA酒店,以莎士比亞戲劇為靈感的戲劇主題,雖然并沒有主打社交概念,但實際上細分了社交愛好市場,增強了客群黏性。
善于打造主題酒店的亞朵,與十余家IP達成合作,比如與網易云音樂聯手打造“網易云音樂·亞朵輕居”酒店,命名為“睡音樂”主題酒店。
據了解,這是亞朵首次與音樂領域的頭部IP合作,也是網易云音樂次在線下實體空間為用戶帶來沉浸式的音樂氛圍體驗,未來進行長期的、不斷更新的內容運營。除了按照樓層打造不同音樂主題,還在酒店一樓公區以及頂樓露臺,融入小型音樂現場的功能。在酒店開業后,將依托于網易云音樂的音樂人和樂迷社區,不定期在酒店開展演出、見面會、交流會等活動。此外,酒店未來還將打通房間內音響與用戶的網易云音樂賬戶。
實際上,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日漸增長以及中端酒店市場競爭加劇,酒店如何吸引流量成為關鍵。在此背景下,作為主題酒店類型之一,IP酒店被提上日程。2014年,國內主題酒店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94億元。除了亞朵,鉑濤旗下希岸酒店曾表示,要將自身品牌打造成IP,推出希岸態度IP酒店,并曾與屈臣氏萵筍App等跨界合作,真正讓消費者從營銷場景中感受到了產品特性與優勢,引起了使用共鳴。
④盈利與擴張的矛盾
打造社交空間勢必會增加酒店的成本。對投資人或者加盟商來說,加大公共空間投入,是否能帶來更高的收益?
CitiGO品牌總監尹維表示,社交型酒店可以通過減少房間面積,增加客房數量來提高盈利,“我們發現,在保證舒適度的前提下,差旅人士更青睞于小面積的獨立空間——因為不必與同事分享一間客房。”以上海靜安CitiGO酒店為例,開業半年后,入住率達到100%,日營業額高已達10.9萬,坪效高達24.2元。此外,酒店將增加增值房型,將酒水、休閑娛樂項目接入,推出增值服務來增加盈利。業內人士認為,與國外社交型酒店相比,國內同類型酒店的公區收益占比偏低,尚未找到佳盈利點,目前大部分酒店住宿收益占80%,餐飲只有10%,未來社交型酒店可以將公區收益占比提高到30%-40%。
不過,一方面,酒店的社交空間投入可以借助社會財富,比如引入咖啡、娛樂、時尚等品牌加盟,另一方面可以擺脫OTA的“壓榨”,通過社群提高用戶黏性,增加回頭客占比,從而提高收益分成。“社交型酒店的盈利模式可以參考零售業,商場一度被電商打趴,但目前開始復蘇,從購物場所轉型為度假休閑場所,主要盈利點就是餐飲、休閑、娛樂等。”
⑤線上線下互動,增加品牌黏性
與傳統社交型酒店相比,社交型酒店的另一個特點是有互聯網、移動互聯網、AR、VR等新技術應用。實際上,國外很多該類型酒店都與在線社交平臺緊密相連,比如主打Twitter主題、Instagram平臺以及酒店專有社交網絡平臺等。但是,國內社交型酒店依然立足于線下活動,鮮有打通線上線下的社交圈。
他認為,在社群社交方面消費者略為被動,不能一味照搬國外,但年輕客群接受社交屬性的能力很強,至少酒店現場還原了初期預想。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此前也向媒體表示,國內所謂社交型酒店大多停留在概念階段,能真正落地的不多。旗下的和頤至尊通過與“洽客in”社群合作,嘗試將其線上社群延展至酒店,并通過線下推至線上的酒店移動社區,讓酒店的客人加入社群,產生更多的社交連接。趙煥焱建議,未來社交型酒店發展的趨勢是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應重視技術進步的應用,考慮線上線下的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