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各地的大學陸續開學,一波爭奪新生的戰斗,在運營商直接無形的展開了。
今年,三家運營商主推的都是大流量套餐,大流量時代,學生因在線學習、刷微信微博、看視頻、打游戲等原因對于流量的需求日益高漲。
上海電信推出校友卡套餐,年付200元,不僅免月租,而且每月套餐內還包含8GB流量和100分鐘國內通話時長,這8GB流量包括2GB流量、1GB“動態”流量、用來看視頻等的5GB定向流量,充分滿足學生日常手機上網的主要需求。
上海移動推出了38元套餐(充值50元后月租減至28元),每月包含500MB全國流量、1036MB本地流量和1GB夜間流量,總共2.5GB,另外還有100分鐘通話時長。
上海聯通推出的是校園沃派36元套餐,月租36元,包含1GB本地流量和1GB全國流量,還有100分鐘通話時長。學生用戶充值100元后,可以獲得“新生禮包”,包含1GB/月全國流量、1GB/月本地流量、2GB/月本地閑時流量。
上海只是一個縮影,全國各地區北京,廣州,杭州,鄭州等地的運營商也都推出了相應的實惠學生套餐,以打響新生爭奪戰。
那么為什么學生這個群體會被他們如此看重并稱之為提升KPI的“神器”呢?原因簡單包括這幾點:
,學生群體至少在四年內不會輕易更換號碼;
第二,學生群體的流量消費上十分巨大,據統計,平均每個學生每月流量都達到了1G;
第三,學生群體話費支出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