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出現在新一代智能手機上的3D傳感器,只是機器學習所引發的攝影技術浪潮的冰山一角,該類技術將不僅僅糾正智能手機照片的缺點,還將為攝影帶來一些令人驚嘆的新元素。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形式持續不斷的進步將會帶來更多的功能,讓今天的智能手機照片變得過時。
攝影在智能手機時代已經發生了改變,不僅拍攝姿勢不同(比如自拍),手機攝像頭捕捉光線的整個過程也變得完全不一樣了。攝像頭不再只是一個透鏡和傳感器,它們還集成了一組算法,這些算法可以立即處理圖像,瞬間就能獲得桌面軟件耗費數小時才能實現的照片效果,攝影已然成為計算領域的一門學問。
外媒認為,體現當今手機的尖端攝影技術的新例子包括:Alphabet子公司谷歌的Pixel 3智能手機照片,以及蘋果iPhone X的照片。在Pixel 3上,谷歌使用機器學習在低光照條件下捕捉更多的細節,使得夜景看起來像白天。這些根本不是自然界中曾經存在過的鏡頭,它們完全是超分辨率的圖片。
從2017年推出iPhone X開始,蘋果公司添加了“bokeh”,巧妙地模糊了焦點之外的元素,這并不是像傳統攝影那樣通過鏡頭本身的某些方面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在捕捉到圖像后對像素進行計算調整來實現的。
2019年和2020年的突破性發展很有可能是通過操控圖像的視角來改善,希望這能糾正智能手機攝影中固有的失真問題,這些失真使得智能手機在數碼單反(DSLR)相機照片面前相形見絀。
事實上,它們可以達到類似于“移軸”相機的效果。在移軸相機中,鏡頭所成的角度可彌補一個人站在相機前的角度,從而糾正由于個人與場景之間的角度造成的圖像失真。單反相機用戶可以在由不同的供應商提供的各種可拆卸鏡頭中實現移軸功能。
一般的手機攝像頭都有一個非常小的透鏡鏡筒,因此它所捕捉到的一切東西都是扭曲的。在現實世界中,沒有什么形狀是恰到好處的。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注意到,又或者可能不會在意,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Instagram上的自拍。但如果能改善這些畸變就更好了。這一點能做到的話,那么它將會是來自谷歌、蘋果等公司的下一輪智能手機主推的一個賣點。
iPhone和其它品牌的手機將越來越多地搭載帶有3D傳感器的后置攝像頭。這些傳感器由Lumentum Holdings和其他的芯片供應商等公司制造,通過發出光束并計算它們在物體反彈后如何返回手機,來測量手機周圍環境的深度。“飛行時間”等技術可以讓手機詳細測量周圍環境的三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