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5月26日在貴陽生態會議中心召開,本次數博會為期共四天,主題為“數化萬物·智在融合”。對金融行業來說,本次數博會不容錯過的環節當屬第二天下午召開的國際金融科技產業高峰論壇。作為大數據在金融行業實操應用的“熱區”,此次論壇邀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等多位來自政府、學界和企業方的代表,一同探討了科技發展在金融產業中的實踐和影響。
新探索:運營商大數據助力金融行業解決“兩高”痛點
金融科技的出現給金融業帶來了非常積極正面的影響,但是風險控制成本高、獲客成本高的“兩高問題”仍然存在并且越發嚴重。一方面,由于我國信用人口覆蓋不全面、缺乏統一的信用評級體系、各機構之間存在數據孤島等多因素提高了風控成本。以銀行信貸為例,近年來在面向學生、短期消費者、農民等特定群體進行信貸時,征信方面數據缺失嚴重影響了發放成效。另一方面,金融行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互聯網頭部企業流量壟斷、造成獲客單價的直線提升。加之新消費群體觸媒習慣的不斷圈層化、碎片化,用戶觸點難以發掘,加劇了獲客整體成本水漲船高。
新方向:核心科技和產品決定話語權
除此之外,趙越還表示,相較互聯網金融對流量入口的追求,在金融科技時代核心技術的掌控和創新技術產品的開發能力將成為決定話語權的重要砝碼。這一觀點與在場許多嘉賓不謀而合。同為論壇演講嘉賓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演講中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之都,在金融服務能力上備受肯定,需要的是與之相應的金融科技產品和便捷工具。
新融合:數據融合+產業融合合作產生聯動效應
智在融合”是大數據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對不同產業、行業、企業的大數據融合使用后,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上將發揮更大、更廣、更深入的價值,大數據對經濟的發展也會起到幾何級的疊加和倍增作用,這也是進行數據融合的意義。以銀行信用卡業務為例,目前通過運營商大數據可以為潛在用戶進行有針對性的產品推薦,例如經常出差的用戶,推薦其使用與航空公司聯名的信用卡,整體幫助目標客戶提升對產品的興趣。而當運營商與銀行以及其它機構的數據融合及聯合建模的情況下,通過對已辦卡用戶行為偏好等特征進行更加深入的洞察和挖掘,建立信用卡不活躍用戶促活模型,可以大大提高開卡率,達到場景深挖和業務閉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