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趟國門,免不了大手一揮買買買。結果往往是,有些小伙伴一不小心就刷爆了信用卡。還款壓力不說,有些銀行還有“超限費”,不必要的銀子外流心疼吶。因此在出行前,建議先查閱一下信用卡的收支和額度情況,避免透支。
那么,刷卡消費時,有什么細節一定要注意?
消費后一定要認真看打印的信用卡簽購單,不要拿起來就簽字。其中有三個條目要特別注意:
一定要看清幣種,如日元和美元,金額可是差遠了,造成損失就太劃不來。
核對消費金額和結算幣種是否跟商品的標價一致。
信用卡號須跟你持有的卡號一致。
在有小費習俗的國家,還要特別注意信用卡簽購單上的三欄金額:
基本消費金額(Base Amount)、小費(Tips)及總金額(Total)。在“小費”欄填寫支付小費金額,與實際消費金額,加總后填入“總金額”欄內,確認無誤后再簽名確認。
簡單5招,和信用卡盜刷say goodbye
妥善保管CVV2碼:在境外刷卡消費習慣一般只認簽名不認密碼,所以簽名盡量要寫得難以模仿。
此外,CVV2碼是信用卡背面后三碼,它是防止卡被“克隆”的“安全碼”,在消費前好先牢記然后用膠布將其覆蓋或刮去。
特別注意:CVV2碼就相當于密碼,如果被泄露,完全可以在不用刷卡,不用驗證你的信用卡密碼的情況下完成對你信用卡的支付扣款!
所以如果遇到任何復印你信用卡背面(常見于國外很多小酒店)或者拍攝你信用卡正反面(常見于很多國內代理辦卡的渠道)的行為,都必須堅決制止!
開通支付提醒功能:如果在境外手機號碼發生變動,也應該及時致電銀行客戶熱線進行更新,目前來說大多數的境外盜刷都是持卡人在收到銀行支付提醒后發現處理的。
刷卡用卡不離視線:消費時切忌貪圖方便把信用卡轉交給他人代刷,包括店員,千萬不要輕易將個人信息透漏給不熟悉的人,因為不少境外信用卡盜刷案件都是因為信用卡信息泄露而導致的。
刷卡商戶需有選擇:對于一些小商戶或臨時攤點應謹慎刷卡,如集市中使用獨立POS機的小商鋪或者街頭流動性攤點盡量不要刷卡,應適當準備一些現金或者零錢應對。
購買信用卡保險:持卡人好可以根據需要購買相關的盜刷保險增加自己的賠付保障。目前很多中外保險公司已經將信用卡在境外使用時,因遺失、搶盜或者盜刷所造成的損失列入了旅游意外險和財產險內。
不同幣種信用卡有什么區別
銀聯卡:多為銀聯卡,可以在國外直接通過人民幣結算,是直接的付款方式,其價格差只在于匯率。在匯率比較好的國家和地區(如香港、東南亞等)推薦直接刷銀聯卡消費。
雙幣種信用卡:如銀聯/Visa/ MasterCard /JCB,雙幣信用卡的好處在于可以利用國際信用卡的低匯率直接刷當地貨幣,并且免除了手續費。
全幣種信用卡:無銀聯通道,目前較多人使用Visa/ MasterCard等,全幣種信用卡可以同時開立人民幣賬戶及美元、澳門幣、港幣、歐元等一種或多種外幣賬戶,全幣卡能處理所有幣種的交易需求,在外幣賬戶幣種對應的國家和地區以當地貨幣結算,持卡人可以省下貨幣轉換費用。
相應國家使用相應外幣卡更劃算
所謂本幣交易或外幣交易,對于持有信用卡的人來說,就是選擇用人民幣還是用其他國家的錢買東西。通常消費時,好不要選擇本幣交易,因為商家或收單機構的匯率往往要比銀行或銀行卡組織匯率高很多,所以一定要記得要求商戶刷當地貨幣進行外幣交易。
使用全幣卡,省錢還省心
方便,全幣卡能處理所有幣種的交易需求,無論在何地消費,回國后均可以直接用人民幣還款,且免除購匯手續。
匯率優勢,全幣卡可以更方便使用刷卡所在國貨幣,有效避免DCC(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
所謂DCC(DynamicCurrency Conversion)交易,就是將當地貨幣(Local Currency)實時轉換為持卡人的記賬貨幣,以此來降低持卡人在交易日至還款日之間的匯兌風險。但是DCC的匯率通常不太合算,因為它本質上是把原本商戶承擔的一部分費用,直接轉嫁到消費者頭上,所以一般商戶都是樂于DCC交易。
一般信用卡境外消費,走visa/mastercard刷當地貨幣好,走銀聯可能會虧0-1.5%,走DCC虧3%以上。所以,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去選擇走visa/mastercard通道刷當地貨幣劃算。
當商戶給你使用DCC交易時,通常是給出一個匯率,消費者選擇是否接受,不接受的話,就不使用DCC。但是碰到過的很多實際情況就是,直接讓客戶簽單。
但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回單上有歐元或其他幣種兌人民幣匯率,底端是“transaction currency: **** CNY”等相關字樣。
這時就該拒絕簽單,請店員撤銷交易,轉刷當地貨幣。不要僅僅說拒絕DCC,要說的詳細,要當地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