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遭遇。每當網絡購物之后,往往會接到從全國各地打來的騷擾電話,有說可代開發票的、有推薦培訓學校的、有打樓盤優惠廣告的、有兜售藥品的,甚至有試圖利用中獎信息進行詐騙的。
盡管它們的具體內容各異,但一個共同點便是都能準確說出電話機主的姓名。為何能神通至此?
原來都是緣于網購過程中個人隱私的泄露。眾所周知,許多網購收件者習慣將快遞包裝丟棄至樓下公共垃圾箱里,引來了一些別有用心者來此“尋寶”——抄下快遞面單上諸如姓名、手機號、地址等用戶信息,從而引發騷擾電話、入室搶劫等安全隱患。
一些用戶在頻頻遭到電話騷擾后,開始吃一塹長一智,不再對快遞包裝一扔了之。即在扔前對個人的敏感信息進行技術處理。比如,用手將面單撕碎,用剪刀或鋼筆將個人信息畫掉,收件人不寫真實姓名,收件地址不寫樓棟號及房號,故意走到別的樓棟收取快遞件等。網購者如此用心良苦地與信息販子“聲東擊西”,讓網絡購物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據新華社報道,針對這個消費者的“痛點”,國內民營快遞企業圓通速遞近日推出了“隱形面單”,正在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試點。
事實上,所謂“隱形面單”,是將客戶姓名、手機號、地址的部分內容以*號代替,能夠有效避免普通百姓在寄收件過程中個人信息的泄露。
據圓通速遞研發中心高級總監譚書華透露,目前,隱形面單主要有三大“功能”,可實現對用戶的手機號、姓名和地址等信息的加密處理。例如,對用戶的手機號,會通過技術手段部分的數字。“盡管面單上不顯示用戶的完整手機號碼,但圓通快遞員可以通過公司自主研發的行者APP,直接撥號至收件人,及時安全高效地聯系到收件用戶。”
據了解,早在2015年,順豐速運就已經推出過類似的保護隱私的快遞單了。順豐公共事務部的辜謙表示,他們會盡力把面單做“隱形化”處理,但并不是所有的單子都能這么做。辜謙說:
而且,我們所有的單子,只要可以,就會做成隱形面單,這已經成為一個工作原則。但如果你是個人用戶,在寄發快遞時肯定是手填單子,這個單子就沒辦法隱形化。也有評論指出,快遞公司推出“隱形面單”的目的雖然是為了保護用戶隱私。但是這種保護的作用恐怕是有限的,因為更嚴重的隱私泄露來自公司內部或者信息系統的漏洞。
據悉,來自菜鳥網絡統計顯示,2014年12月份至2015年12月,快遞公司僅信息泄露案件就多達43起,上百萬張消費者隱私訂單信息被泄露。多的一家企業一年有8起信息泄露案件,少的也有1至2起。從原因上看,信息泄露的原因絕大部分來自快遞企業系統落后,存在漏洞,以及內部管理問題。
此外,“隱形面單”在推行過程中也會對不少群體造成困擾。據江蘇網報道:張大爺是南京某小區的門衛,他認為如果小區的居民都用“隱形面單”,自己的工作量將提升好多倍。張大爺表示,平時讓居民來門衛處領快遞,經常會打電話,但面單上的信息一旦不全了,找人就很麻煩。而南京一家券商投行部經理宋先生則表示,由于一年有30%時間在外地,經常會把包裹臨時寄放在門衛室,回到南京后,會帶著身份證直接報出有效的個人信息去領取。但采用了隱形面單后,只有投遞員知道收件人的信息,放在門衛處的包裹,如何確定是自己的,可能要花很多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