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從藍牙耳機藍牙音箱,到現在各種各樣的外設設備,可以說,幾乎所有外設設備都印著“藍牙”、“Wi-Fi”等標簽,而這些名詞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不過,隨著這種設備使用頻率的提升,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很多小伙伴不免會產生質疑,那就是,藍牙設備或Wi-Fi設備是否會影響健康?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提到藍牙或Wi-Fi的安全問題,很多人會時間將其與輻射聯系在一起,輻射的問題應該算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們如今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承受著輻射的侵害,不過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手機、外設或路由器這類能量較低的輻射對人體無害或者有害,所以這個問題無法下結論。
雖然我們無法確定這類輻射對人體是否有害,但是可以去理性的分析,我們不妨先通過資料來了解下輻射的概念,小編在經過一系列的查找,總結出了幾點,在這里為大家簡單的科普下,輻射只是個能量的稱謂,這能量有大有小,比如光也是一種輻射,不過單純的光線對人體卻并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可見并不是所有輻射都是有害的。
而說到有害,對人體有害的是比光能量更高的輻射,也就是電離輻射,例如伽馬射線、X光、紫外線等。核輻射屬于電離輻射,只有這類輻射才是大家觀念中那種有可能傷害人體導致變異的輻射。
一般來講,電器發出的電磁輻射一般叫做電磁波,它的能量比光還低。只要功率不是大到能把你燙熟,那么你也根本不用擔心它有什么危害,這個說法是得到WHO證實的。那么由此推導,比電器輻射更低的外設設備以及手機理論上更加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了。其實評價一個設備有沒有輻射不是看它的體積大小而是看它的輻射本身的大小。但藍牙Wi-Fi設備輻射對人體的輻射是極少的,可以說忽略不計。
那么有多忽略不計呢?小編在網上搜羅到了一份關于輻射的數據,大家可以用作參考,一般來說,藍牙的發射功率只有1毫瓦,相對于其他無線設備的典型發射功率:Wi-Fi是80毫瓦,手機根據信號情況可能達到瓦特級別,對講機可以達到5W,車載對講機可以達到30W,超長波通訊設施會達到兆瓦級別。
當然,功率大小是為了達到其設計目的而設定的,藍牙協議的應用范圍一般是10米以內,所以只需要非常低的輻射就能達到數據傳輸目的,而且藍牙所用的頻段是2.4GHz,穿透能力有限,也就是說能量衰減比較快,另外藍牙的輻射屬于電磁輻射,對生物的危害比較小,對此,我們曾經咨詢過實驗室的研究員,確定這種輻射主要是熱效應,與核輻射中大量存在的電離輻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藍牙耳機的電磁波是遠遠低于我們使用的手機的,比如長期使用藍牙耳機進行通話不但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相比于直接用手機通話,還能夠一定程度的減少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太陽光也是一種強烈的輻射源,單從功率而言就比你身邊任何電器的漏出來的輻射都大得多,更不用說其中還包含紫外線這種可以傷害人體的電離輻射,不過除非陰天,恐怕我們每天都要經受陽光的歷練,如此說來,大家對手機、路由器等科技產品的輻射還會如此恐懼嗎?且不說輻射在空氣中的衰減十分嚴重,即便是長時間使用手機打電話,恐怕其輻射量也只是會令你的臉發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