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創投圈火熱,補貼、紅包、抽獎,花式獲客拉新,催生一條特殊產業鏈。黑客、卡商、刷客,捆綁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支人數至少百萬的黑產軍團。他們手頭有2千多萬個手機號碼,流竄在各大互聯網平臺,專營漏洞,一單生意,少則十萬,多則上千萬,分秒間薅干一家平臺。
目前,各大平臺開始注意到他們的存在,和安全公司聯合絞殺,而刷客軍團迭代技術,利用人機配合,開始屬于他們的“技術革命”。真正的攻防惡戰,才剛剛開始…
1 刷客銷贓
10月底,電信旗下的翼支付,在部分省份開展“新注冊用戶送10到15元的抵用券”的活動。職業刷客申宏遠,早早就盯上了。他先找到專門提供手機卡的卡商,弄到上萬張手機號碼。再找到作為黑客集散中心的軟件平臺,利用這些手機號批量操作,成功注冊上萬個翼支付新用戶。整個流程他輕車熟路,只花了半天時間。注冊成本是2000元,而申宏遠的盈利是多少?
翼支付批量注冊截圖
每個新賬戶都收到了一條短信,賬戶返利一張面值10元的代金券,可進行話費充值。也就是說,這單生意掙了近十萬。但代金券也有使用規則,需一次充值30元話費,才可抵10元。這樣的規則之下,如何將這些券變現?申宏遠依然有他的渠道,他找到一家淘寶店家,專門提供話費充值服務,轉手將代金券8折賣出。而淘寶店再以9.5折賣給買家,進行手機充值。這條產業鏈環環相扣,所有的人,將翼支付的10萬元利益,瓜分殆盡。不難發現,在這條產業鏈之中,申宏遠盈利為可觀,近8萬。申宏遠每月的收益都不同,遇上雙十一、春節、中秋等重大促銷季節,“一天能掙幾十萬”,在一些淡季,每月收益十萬左右。
實際上,像申宏遠這樣的職業刷客,全國有十幾萬人,他們專營各大平臺的優惠活動和漏洞,也是終贓物的處理商,每年收入輕松過百萬。而淘寶網,也是常見的贓物消化渠道。
02 卡商養卡
刷客的背后,還有幕后推力——和運營商勾結的卡商,專注各種漏洞的黑客,都是不可缺少的參與者。卡商程金平,養了2萬張卡。手機卡大多都來自他打通的,各大運營商的代理商。“代理商每個月有開卡任務要求,我幫他達成任務量”,至于實名制,程金平并不當回事,“現在每張身份證名下,能開5張卡,我只需要給代理商提供身份證,他們就能把卡辦下來”。
對代理商和卡商之間的這種默契合作,他們稱為“雙贏”。程金平從代理商手里拿卡的成本一張15元,月租1元。
除了買卡,還有一項成本,來自“養卡”。養卡需要專業設備,行話稱為“貓池”和“卡池”,貓池需要放在卡池中,聯動操作。一套可養500張卡的成套設備,市場價格大概在一萬左右。一般卡商手里都會有十幾套卡池。程金平租了一個小平房,將卡池裝上后,連接電腦,裝上相應的軟件,就可以利用手機卡批量注冊。
3 黑客集散地
在這條枝蔓盤結的產業鏈中,卡商只是一個體力活,在其中,還需要人來提供技術活。有大量的黑客,在幕后鼎力相助。黑客小C會利用平時閑暇的時間,瀏覽各個平臺的優惠活動,專營活動的漏洞。去年春節期間,錢寶網推出“新注冊用戶簽到”活動,簽到者會贈送抽獎機會,活動中獎幾率極高。小C用自己的手機實際操作了一遍后,發現操作步驟并不復雜,他就開發了一個小軟件。目前,較大的平臺上,日均有上萬個項目在運行,對接數百個卡商,可操縱上百萬張卡。“這些平臺,年收入都是千萬級別”,小C稱,目前市面上,類似的平臺大概有幾百個,已掙得盆滿缽滿。
4 攻防大戰
這條產業鏈,就此形成完整閉環。前端,刷客們去搜集信息,尋找平臺漏洞,并消化贓物。中端,卡商提供手機號,并滋養卡。后端,黑客編寫軟件,通過平臺公開招商。每個人,各司其職,默契配合,提供自己的大價值。
錦佰安曾和刷客多次正面交鋒,負責人風寧統計,這條產業鏈上,至少有百萬人參與其中,每年產生百億級別利潤。他們瓜分這塊百億蛋糕,組成了互聯網時代大刷客軍團,他們是羊毛黨的幫兇,是欺詐大軍的先頭部隊。黑產軍團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并在兩個高潮中迅速崛起。
個高潮,就是電商時代。
注冊就送優惠券、代金券、打折卡,刷客通過軟件批量注冊后,獲得獎品,再以打折的價格往外售賣,從中賺取差價。一年前,聚美優品曾推出一次“零元購”活動。活動開始后,正常的用戶幾乎都無法擠進活動頁面,禮品不到一個小時便被搶空。聚美優品CEO陳歐發布微博,痛斥遭遇黑客攻擊,“有黑客批量注冊小號刷禮品,一個地址一千單”。這不過是電商平臺遭遇的,再普通不過的一次攻擊。
第二次高潮,就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
業內都將2013年稱為P2P元年,瘋狂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幾家平臺成立。據網貸之家數據,截止今年5月,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4080家(含停業及問題平臺)。早期,P2P為了獲客,動輒幾十上百的紅包和代金券贈送。簡直成了黑產的饕餮之宴。黑產在聯合絞殺中,開始不斷迭代軟件和設備。
05 相互供養
攻防大戰,只是技術上的博弈,但兩者間微妙的共生關系,才是這個黑產鏈條生生不息的根源。平臺和刷客們,隔著那層窗戶紙——誰都不捅破,各取所需。每個平臺之間,都有兩股勢力的博弈:有時候是運營部門和高層,他們需要給領導上交一份“完美的數據”;有時候是高層和VC投資人,他們需要向VC證明業務繁榮,以拉升估值。為了圓這個謊,刷客是不二之選——況且他們不吝迭代,技術日漸精進。曾經有平臺主動找到申宏遠,讓他幫忙完成“十萬”的注冊量。一些羊毛黨,也和多個平臺結為“盟友”,對方發布促銷活動,都會知會一聲,“歡迎來薅”。
而且,申宏遠認為,這個行業不僅不會衰敗,反而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更加興盛。“表面對我們恨之入骨,不惜重金絞殺,暗地里又故意給我們留下后門”,這個90后的小伙,看起來極為老成,在見不得光的地下黑產中,他悟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學。他說:“人性終有見不得光的陰暗,我們就是他們黑暗中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