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各省市交管部門陸續推出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選號業務。但推出“在線選號”業務后,不少民眾在選號過程中遇到“被列入黑名單”“被列入非正常選號嫌疑對象”等問題。對此,交管部門提醒,互聯網選號前一定要好好了解選號規則。
兩種情況可能會被列入“黑名單”
交管部門表示,車主在辦理互聯網預選號牌業務時,如果出現以下兩種情況會被系統列入“黑名單”。
用戶須錄入真實有效的車輛識別代號、發票信息及照片等基礎信息后,方可辦理預選號牌業務。對于錄入虛假信息,或錄入信息與辦理新車注冊登記業務時信息不一致的,預選號牌無效,用戶列入“黑名單”,兩年內禁止辦理互聯網預選號牌業務。
用戶預選號成功后,若未在預選號有效期內到車管所確認互聯網預選號牌,用戶將被加入黑名單,無法在互聯網上預選機動車號牌,兩年后自動解除黑名單。
出現這種情況不用擔心
此外,還有不少用戶在辦理互聯網預選號牌業務過程中,被系統“列入非正常選號嫌疑對象”。
交管部門此前接到用戶反映,10月24日上午8時后,通過“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錄入信息選號時,互聯網綜合平臺界面出現“用戶已被列入非正常選號嫌疑對象,請等待用戶選號車輛信息的審核結果!”的提示,且不能進行選號。
交管部門解釋,造成此問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互聯網綜合平臺合格證核查比對系統出現故障;還有可能是車主錄入的車輛識別號碼未通過公安部合格證比對庫的比對審核。
交管部門提醒廣大車主,以上情況用戶不會被列入黑名單。如果因此造成不能辦理選號業務,請車主攜帶身份證、發票到當地車管所進行人工比對審核,審核通過后車主可繼續預選號牌。
選號方式有兩種 自編選號和隨機選號
交管部門表示,“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提供的選號方式有兩種,即自編選號和隨機選號。
種是自編選號。用戶選擇自行編排預選號牌方式時,為每個車輛可自行編排并驗證號牌的大次數為20次。第二種是隨機選號。用戶若選擇自行編排預選號牌方式,可在選號前根據本市投放號段自編多個備選號段,若號牌驗證不通過,可繼續驗證其他備選號牌,這樣在有限時間和機會中“搶”到心儀車牌的幾率更大。用戶為每個車輛可隨機選號的大次數為10次。
與此同時,用戶一次選號大操作時間,即從用戶閱讀并同意預選機動車號牌業務須知開始到完成選號之間的時長,為30分鐘。為提高選號速度和成功率,交管部門提示,用戶可事先錄入并確認基礎信息,然后在相應號段允許開始選號時間點直接進行選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