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2日,攜號轉網政策在天津、海南兩地開始試點。政策目的在于促進競爭、平衡三大運營商實力、使消費者從中獲益。短期看來,攜號轉網政策有利于新進運營商,但長期來說,運營商比拼的將是資費、網絡、服務、業務、終端等的綜合實力。攜號轉網的真正意義在于引導健康的市場競爭,促使運營商將競爭重點轉向服務。運營商應努力爭取高端用戶、豐富終端、重構品牌體系、提供差異化服務。
電信市場競爭格局不均衡引發攜號轉網
電信市場的現狀是,依靠市場自身力量難以改變失衡格局,服務水平低。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移動用戶數為5.69億,聯通用戶數1.72億,電信用戶數8298萬,移動占據大半江山。其中,移動TD用戶1527.9萬,聯通3G用戶1055.4萬,電信3G用戶915萬。
依靠用戶增量已無力改變用戶分布格局,政府通過實行不對稱管制,降低已有用戶轉網門檻,扶持新進運營商。縱使已經進入3G時代,服務水平依然不高,殺手級應用仍在探索階段。話費收入仍占電信業務收入很大比例,以數據業務為基礎的服務業務收入不足10%。
攜號轉網政策經過兩年多的醞釀終于出臺,進入執行階段。2008年5月,《關于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發布,確定將采取必要的非對稱管制措施平衡行業格局。近日,工信部下發通知,要求從2010年11月22日正式啟動天津、海南本地網面向移動用戶的號碼攜帶試驗 。工信部表示,此次試點時間為6個月,根據測試進程,將適時向全國推出該業務。
三家運營商隨即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用戶爭奪戰。天津移動推出“網齡計劃”,根據在網時間,向用戶贈送話費,但用戶需保證不退網。聯通表示,天津、海南的電信和移動用戶辦理轉網后可申辦iPhone4購機入網。天津電信推出轉網預交話費可獲贈手機或購機款等優惠活動。
其實,此前運營商爭奪用戶(特別是iPhone4的中高端用戶)便已硝煙彌漫。移動的活動包括預存話費贈送話費、購機款、油卡、購物券等;聯通和電信有預存話費送手機、針對移動中高端用戶推出雙網雙待手機等活動。移動針對iPhone4用戶推出剪換卡、iphone專線、開通iPhone4客服專線、推出iPhone4合約套餐,遭到聯通的強烈不滿。
攜號轉網政策目的分析
有利于刺激市場競爭。作為國際公認的電信市場開放有效工具之一,目前,全世界共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攜號轉網。在試點地區,為吸引新用戶入網,防止老用戶轉網,運營商需要時刻審視網絡、技術、服務、業務結構、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能力。此項政策若從試點推廣到全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將展開技術、服務的全面比拼。
有利于平衡三大運營商實力。攜號轉網將為新進運營商爭取發展客戶、擴大市場份額的時間。海南聯通和電信之間不能互相轉網,降低了聯通和電信打價格戰的風險。有利于聯通和電信發揮3G優勢,爭取移動的中高端用戶。相對而言,2G領域移動優勢明顯;3G領域聯通和電信更具優勢,聯通WCDMA網絡成熟,殺手锏iPhone4在攜號轉網后對移動的中高端用戶將更具吸引力。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模擬測試結果顯示,攜號轉網有助于平衡電信市場格局。若全國按海南的試點方案實行單向攜號轉網,移動用戶市場份額將下降7.4個百分點,聯通和電信則分別增加2.0個和5.4個百分點。
有利于節約國家的號碼資源。攜號轉網政策使得用戶更換運營商后不必再占用其他號碼,號碼資源利用將更充分,號碼資源短缺問題得以緩解。攜號轉網政策有利于新進運營商獲得更多號碼資源。移動擁有134-139、150、151、157、158、159號段資源,多于聯通和電信。
使得消費者終受益。減少了消費者的轉網成本,尊重和保護了消費者選擇權。有利于激勵運營商提升服務質量,創新業務,下調資費。運營商之間的服務和資費競爭將升級,話費優惠、終端補貼、提供更實用的數據服務等對消費者來說都是利好。
攜號轉網政策效果預測
有多少消費者會選擇攜號轉網是未知之數。雖然網絡調查中用戶轉網意愿很高,但國際經驗顯示,真正轉網的用戶比例并不高。網絡調查顯示,八成受訪者有轉網意向 。國際經驗表明,雖然政策剛實行時呼聲很高,但終轉網用戶比例不超過5%。聯通和電信的雙網雙待用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部分攜號轉網需求。
轉網要換手機、擔心轉網效果不佳而無法轉回,是用戶的憂慮所在。電信市場目前共有五種網絡制式,大部分情況下,攜號轉網需要換手機。政策規定轉網后4個月才能再轉網,如與新運營商簽訂合約,再轉網時間將更長。
短期看來,攜號轉網政策有利于新進運營商;長期來說,運營商拼的還是資費、網絡、服務、業務、終端等的綜合實力。從國際經驗看來,攜號轉網政策實施初期有利于弱勢運營商。日本、韓國政策實施初期,主導運營商用戶流失較多,3年后有所回升。
長期來看,資費價格、網絡質量、服務質量、業務、終端的豐富性、經營能力、品牌價值將成為運營商競爭的核心。目前來看,移動的綜合實力更強。隨著移動TD網絡、設備、業務、終端質量的提升,加上政府對TD 產業的一貫扶持,攜號轉網同樣會成為TD用戶的來源。
目前,攜號轉網門檻不高,但消費者面臨“被套牢”的風險;但總的來說,無論轉網與否,消費者都將是終受益者。攜號轉網實施中用戶轉網的費用、時間、麻煩程度等門檻是影響用戶選擇的關鍵。韓國、法國在政策實施初期要凍結用戶賬號一個月,抑制了很多用戶的轉網需求。試驗期間,用戶可在轉入運營商營業廳免費申請攜號轉網業務,從申請被確認受理,到開始提供業務,長為兩個工作日。天津聯通宣布,申請轉入的用戶可撥打客服熱線,由服務人員上門辦理。
政府規定,用戶與攜出方有話費糾紛不予受理轉網,這有可能成為攜出方限制用戶轉網的手段,如分期返還話費等;另外,目前單向轉網無法轉回,雙向轉網想轉回則有一定的“鎖定期”。攜號轉網政策為希望轉網的用戶降低了轉網門檻,也為希望繼續留在現有網絡的用戶帶來了諸如話費贈送等的好處。
結論和建議
攜號轉網政策推出的時間和方式都比較合適。截至今年三季度,移動用戶數突破8億,依靠新用戶增量平衡已有競爭格局較困難。
選擇海南單向轉網,選擇天津雙向轉網符合客觀現實。天津的移動電話率為86.58部/百人,而海南移動電話普及率為64.8部/百人。天津三家運營商相對均衡,而海南的移動用戶占7成,三家運營商差異較大。
攜號轉網的真正意義在于引導健康的市場競爭。目前,電信市場雖競爭激烈,但多為以單純的爭奪用戶為惟一目標的惡性競爭。攜號轉網政策并不期冀在短期內對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力,而是以此為起點,引導運營商轉變觀念,將競爭重點轉向服務。工信部要求,實施攜號轉網后,各電信運營商可以在原有的政策許可范圍內進行適度降價促銷活動,不能通過打價格戰等方式進行惡意競爭。
高端用戶、終端是運營商近期工作重點,長遠來看,則是重構品牌體系、差異化服務。低端用戶主要看重價格,忠誠度不高,維系這部分用戶受益相對較低;高端用戶看重服務和品牌價值,這部分用戶能為運營商帶來更高的價值。由于三大運營商共有五種網絡制式,特別是3G制式都不一樣,實行攜號轉網后,具有殺傷力的手機終端將成為吸引消費者轉網的重要因素。實行攜號轉網后,通過號碼識別運營商的傳統不復存在,三家運營商都要面對如何重新構建品牌體系的問題。移動139對應全球通,135、136對應神州行,電信189對應天翼,已經形成了一套基于號碼的品牌體系。
不同于現在同質化、低質的惡性競爭,未來的競爭將是比較好、差異化服務。韓國主導運營商SK電訊在攜號轉網初期流失客戶,隨后開始加強移動互聯網業務,并針對商務人士、女性等人群進行品牌與業務區分,擺脫了攜號轉網的負面影響。
攜號轉網的順利實現,還需監管層盡快制定細則并監督落實。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業務流程及用戶投訴反饋機制。歐美國家便擬定運營商實施號碼攜帶的義務說明書。
監管部門要隨時監督和及時解決轉網過程中影響消費者選擇意愿、惡意阻撓用戶轉網、過度價格競爭等不正當競爭和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