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假的身份證,竟也能補辦手機卡。正是這些被補辦的手機卡,讓很多人銀行卡的錢莫名其妙地不見了。
手機突然沒信號,資金莫名被轉走
2015年7月11日上午9點半左右,在越秀區經營一家日用品商行的李先生發現,自己的手機卡突然沒了信號,手機沒法正常使用。之后,他到移動營業廳更換了手機卡。李先生之后用電腦登錄網上工商銀行,但卻一直提示登錄密碼錯誤,三次之后無法登錄,賬號被鎖定。
7月14日,李先生到工商銀行查詢明細,發現自己的賬戶在7月11日發生了7筆資金支出,共計2.1萬余元。因為自己的銀行卡里每天都有流動資金進出,每筆資金都會收到短信提示,李先生越想越不對勁,這些資金流動自己為何根本不知情?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他的銀行卡在7月11日通過手機銀行掛失了。而發生這7筆交易后,李先生賬戶內的資金進出又恢復正常了。種種疑惑之下,李先生于7月14日到越秀區梅花村派出所報了警。
情侶憑假身份證冒名補辦手機卡
2015年10月,來自廣東遂溪縣的一對僅有中小學文化的90后情侶余某勝、陳某群(女)的落網,揭開了這個賬戶資金莫名被轉走的謎底。昨日,二人被控盜竊罪在越秀區法院受審。起訴書顯示,余某勝生于1991年,陳某群生于1996年。
據公訴機關指控:2015年3月16日,余某勝采用其事先辦理好的被害人陸某農的假身份證,去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楊柑鎮的移動營業廳,冒充被害人并補辦被害人陸某家手機號為137的手機卡,后使用手機卡獲取被害人綁定的銀行賬戶支付驗證碼,進行購物消費,造成被害人陸某農損失人民幣22611.4元。余某勝共以相同手法,實施了10次盜竊(消費或轉賬),盜竊數額為18萬余元,陳某群共參與實施了4次盜竊,盜竊數額為8.8萬余元。
庭審中,余某勝表示認罪,但對其中三單指控不予認可,稱自己并未參與。說到盜竊的經過,他則稱自己只是個小角色。他說:“被害人的身份信息是一個叫‘阿細’的人給我的,大概有幾千條(包括身份證號、銀行卡、手機號等信息),我從中挑選了一些。”
余某勝稱,他拿自己和女友陳某群的照片去路邊攤辦假身份證,證件上使用被害人的真實身份證號碼,地址則是隨便寫的。之后,他們拿著假身份證去通信公司營業廳補辦手機卡。去營業廳一般不需要太多手續,說明來意,提供身份證和補辦的手機號碼便能辦理,如果假身份證無法讀取,不能驗證,他則會說身份證消磁了,也能輕易過關。
證言顯示,余某勝、陳某群先后到湛江、佛山、廣州、珠海等地的營業廳辦理過補卡業務。陳某群也承認,有一次在廣州的一個營業廳,因為身份證無法讀取,未能辦理成功。
用補辦手機卡竊取驗證碼盜走錢
余某勝稱,拿到補辦的手機卡后,他會插入自己的手機,阿細那邊負責操作,阿細叫他在手機收到驗證碼后,在一分鐘之內發給他。之后的操作則由阿細完成。余某勝稱,每弄到1萬元,他能分到2000元。
被害人等的證言顯示,銀行卡內的資金之所以能輕易被轉走,正是嫌疑人利用手機登錄支付寶、微信、淘寶等手機APP,之后通過密碼找回功能,驗證碼發到被補辦的手機卡號所在手機上,之后的消費和轉賬及修改密碼等行為則輕而易舉。
談及對自己行為的想法,余某勝稱,自己當時就是想著賺錢,沒什么想法。而陳某群在庭上哭著稱,自己因為對余某勝感情深,才相信了他,她只是在余某勝的要求下去營業廳辦了四張卡,其他的她并不知情,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后果。但她也承認,自己曾有一次按余某勝的要求給他發過驗證碼。
當檢察員問陳某群是否愿意退賠被害人損失時,陳某群起初還有些茫然,稱自己并沒有給被害人造成損失,也并沒有從中獲利,之后才反應過來,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余某勝則稱,他曾用賺來的錢給陳某群買過一個5000多元的手機。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手機卡可代辦,但須驗證身份
在廣州大道南某通信運營商營業廳,辦理業務時,工作人員需要把客戶的身份證放在一個讀卡器上“嘀”一下,然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一名指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補辦卡也可以代辦,但必須要提供雙方的身份證。大江苑某通信運營商營業廳工作人員也表示,代別人補辦新卡,需要提供雙方的身份證,還需要提供委托書。新港中路另一通信運營商營業廳工作人員則表示,補辦卡只能本人到場辦理,不可以代辦。
某通信運營商一名工作人員邱先生介紹說,辦卡時需要先驗證辦卡人的身份信息,首先會在身份證掃描儀上過一下,這個儀器能讀出身份證的相關信息,“但這個身份證掃描儀會鏈接到哪里,我們也不知道。”邱先生說,接下來就要做對比,看看人證是否一致,如果身份證照片不是辦卡人本人,是不能給予辦理的。“出現用假身份證辦理手機卡,人證不一還給辦理,主要是營業員不認真,認真的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運營商未與公安聯網存漏洞
廣東數字證書認證中心運營總監張永強表示,身份信息識別不健全,給不法分子鉆了空子。銀行系統的身份信息識別系統是與公安系統聯網的,個人身份證掛失后,銀行系統是可以查出來的。但是,電信運營商的身份信息識別系統是處于離線狀態的,不與公安聯網。支付寶等系統依靠短信驗證,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沒有特別的方法預防個人信息和密碼被盜,但市民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要外泄。不要隨便點擊手機里的不明鏈接,導致手機木馬中毒密碼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