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據稱源自運營商內部的文件提前曝光。文件內容顯示,自10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將正式面向手機用戶全面開放套餐內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當月計費的手機套餐中的流量如有剩余,可轉移至下月優先使用。但是只能流轉一次,上月流量將在下月月底失效。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三大運營商也沒否認,但實施方案恐怕由工信部統一發布了才能確認。
說是“另一只靴子”,是因早有“一只靴子”被扔出。今年5月國務院提出,鼓勵電信企業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套餐匹配等服務后,三大運營商很快拋出提速降費方案。一些流量不清零的方案,主要是以季度包、半年包、流量銀行等方式出現。但并沒有用戶所想象的那種全范圍的“流量不清零”,而且以“限時流量”“促銷套餐”等手段來拉低單價,甚至會讓有的消費者通信費用不降反升。這種“假摔式不清零”被人吐槽沒有誠意。然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毫不奇怪,對于“流量不清零”,運營商本來就不情愿,還認為此舉違反電信定價規律。
近幾年,流量當月清零一直被廣大消費者所詬病。流量包是花錢買的,當月沒用完的流量要被清零,而流量不夠用時卻必須另付錢購買,讓人感覺很不公平。一個關于“雞腿”的著名爭議,也因此被雙方反復類比。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移動廣東公司總經理鐘天華稱流量就好比肯德基雞腿,你買了一個全家桶套餐,總不能吃不完了退回去吧。不過鐘天華沒想到,很快肯德基官方微博就對此事調侃了一番:肯德基的雞腿不會清零。吃不完可以打包、外帶、與他人分享,總之是你的,想咋用咋用!肯德基的“調皮”回應,讓不少網友點贊。但也有人說,手機流量包月套餐不是“肯德基全家桶”,而是“自助餐”,吃不了的是不能帶走的。結果,馬上有人反駁說,自助餐是掏一份固定的錢,吃飽為止,運營商們敢開設無限流量的“自助”套餐包嗎?雙方誰也說不服誰。
那么,即將實施的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會讓消費者買賬嗎?贊成者說,當月剩余流量可轉移到下個月,總要好過“假摔式不清零”;反對者說,所謂的流量不清零并不徹底,這與消費者希望的永遠不清零相距甚遠。可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讓消費者徹底滿意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便真的實施流量永遠不清零,也做不到。因為到那時,消費者還會提出套餐不限流量,但那可能嗎?消費者有沒有某些業內人士說的那么“無理取鬧”?自行判斷吧,竊以為某些業內人士是在傲嬌地向消費者潑污水。某些業內人士還半憂慮半威脅地稱,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將對電信、聯通利潤造成較大影響,每家運營商至少會少賺幾十億。4G規模放號帶來的降價空間或將封閉,也就是說年底前難再降價!然而,所謂的流量費沒有下降空間是站不住腳的,查閱三大運營商的2014年年報就會發現,僅移動凈利潤就有1093億元,這還是受營改增、4G基站建設等政策沖擊后的結果。顯然,運營商利潤仍然豐厚。
而流量不清零盡管有讓利,然而,單價下降不等于資費下降,因為流量也多了,開支還是沒減少,如果消費者“惜流如金”,就失去了提速降費的本意。有分析人士說,“從銅線到光纖、從2G到3G和4G,流量單價都有大幅下降,因為技術進步使得流量成本也大幅下降。”因此,運營商在降本增效、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同時,還必須加快技術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