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千呼萬喚始出來形容流量不清零,是極為恰當(dāng)?shù)?。不過如果換成“千呼萬喚屎出來”則更為恰當(dāng)。這種“當(dāng)月不清零,只能次月使用,不能第三月使用”的說法,比一坨屎還惡心。這樣的不清零對于百姓而言,就是“打折版”,就是“流淚版”。
這種不清零和我們想象中的不清零,和李克強(qiáng)總理要求的不清零,不是同一個意思。我們想象中的流量不清零是什么樣?流量是我們花錢購買的,也就屬于了我們,至于說什么時候使用,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花了錢,這就是我們的自家物品,什么時候使用必須我們說了算。也就是說,我想10月份使用就10月份使用,我想11月份使用就11月份使用,與你運(yùn)營商有什么關(guān)系?不清零的“終極版”,應(yīng)該做到“我的流量我做主”。
很顯然,這種推一推動一動的流量不清理,實(shí)際上是一種被逼無奈的結(jié)果。從運(yùn)營商的心里來說,他們并不想屈從于民意,他們不愿意不清零。但是,民意不同意,輿論不同意,總理不同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不敢冒著炮火前進(jìn),于是找了這么一個“當(dāng)月不清零”的應(yīng)對辦法。這不是對民意的屈從,這是對民意的嘲弄。言外之意是說:我就這樣干了,你能咋地?
如此不清零其實(shí)是糊弄公眾,糊弄總理。我們不要“打折版”的不清零。別和我們玩文字游戲。
我們來看看這樣的“應(yīng)付版”的流量不清零和原來的流量清零有多大不同?其實(shí),依然沒有擺脫霸王條款的“過期作廢”論調(diào)。起初,民意反對流量清零的時候,一位運(yùn)營商的老總公然想用“雞腿理論”說服公眾:你們到肯德基買了一只雞腿,你能咬一口之后就退貨嗎?的確,我們買了雞腿是不能咬一口退貨。但是,這只雞腿還是我們的,我們可以拿回家放在冰箱里,什么時候想吃就什么時候吃。我們也可以拿回家喂狗,但是這只雞腿還是我們的,其支配權(quán)在我們手里,因?yàn)槭俏覀兓ㄥX買來的。我們購買的流量不也是我們的了嗎?我們的流量何時使用完,你運(yùn)營商有權(quán)指手畫腳嗎?
打個極端一點(diǎn)的比方。我們購買了一件衣服,我們是穿上,還是放在衣柜里,是不是我們的權(quán)力?服裝公司能說必須在兩個月內(nèi)穿嗎?不穿今后就不允許穿了,超過期限穿就侵權(quán)了?
(AM 8:00-12:00 PM 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