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號吧丨發表時間:2015-09-16丨訪問量:699
[摘要]前不久,電信江蘇公司推出流量紅包產品的業界新聞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但就是這里面透露的信息,以及運營商流量經營創新的動向,讓小編對運營商在流量經營創新方面存在
前不久,電信江蘇公司推出流量紅包產品的業界新聞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但就是這里面透露的信息,以及運營商流量經營創新的動向,讓小編對運營商在流量經營創新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思考。9月10日,主流報道都集中在蘋果的新發布會上,一則關于電信江蘇公司(通稱江蘇電信)推出流量紅包產品的業界新聞估計不會引起太多的關注,但就是這里面透露的信息,以及運營商流量經營創新的動向,讓個人對運營商在流量經營創新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了一些新的認識與思考,本文做一些探討。
一、江蘇電信推流量紅包,新瓶子裝老酒
江蘇電信的流量紅包被賦予了重新定義流量新玩法的意義,基本做法為:
數據流量從以往的固定數額購買優化為隨意購買,且用戶可將所購買的流量以紅包形式贈予其他好友。用戶可以發拼手氣紅包或者普通紅包。此外,江蘇電信正在加速開發“流量銀行”產品,開發成功后,用戶可將搶到的流量存入“流量銀行”,需要使用的時候再從“流量銀行”中取出。即時“流量紅包”便由現在的僅限于江蘇電信用戶使用轉變成為全國三網用戶通用。
從這些情況來看,江蘇電信的流量玩法無論是模式上還是具體產品形態上都沒有超出已有的流量經營創新,只不過是在具體實現上進行了優化改進,所謂重新定義有點言過其實。
二、運營商流量經營創新的內外混戰現象
透過江蘇電信的此舉,我們似乎可以感覺到,無論從運營商集團層面還是省份公司層面,運營商越來越多的表現出內外混戰的情形。
1.運營商的內部創新混戰
關注電信流量經營的人士都知道,電信2013年8月份成立了以流量后向經營模式為主的集約化平臺機構,該平臺先后推出了流量寶、流量800兩個主打的創新產品,其中涉及到的玩法包括流量轉贈,交易,三網通行,流量紅包,流量不清零,定向非定向流量包流量池等一系列玩法,提出并打造了有爭議的流量貨幣化的流量幣(牛幣)等創新。通過這些產品,與各地省份公司開展了各種形式和不同層次的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江蘇電信還推出了以省一級單位為主的流量紅包產品及流量銀行產品,這多少讓人覺得集團層面與省公司層面又在角力。從投入上存在重復的問題。這里面可能既有集約單位不能及時靈活滿足省一級的個性化需要的問題,也有省級公司過往突破集約的慣性問題。總之,表現出來的就是內部混戰的現象。
2.運營商之間的外部混戰
江蘇電信正在加速開發“流量銀行產品”,而流量銀行一直都是聯通的產品,產品功能點上也可謂大同小異。自去年底聯通在北京召開過一次與流量銀行相關的發布會后,對流量銀行產品沒有進行更多的推廣宣傳,但在業務層面一直基于流量銀行在開展工作。因此,江蘇電信的流量銀行舉措有點讓人難以理解,即便是做創新,為什么也要叫流量銀行?假如移動或者聯通某個省份公司也做流量產品創新,是不是直接叫流量寶?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產品也是一樣互相山寨。
三、流量經營創新將何去何從?
這種現象,在個人看來,都是產品管理的混亂表現,而且都是以創新的名義。為什么會這樣?如此做法有什么影響?
首先,必須談到老話題,集約化運營。要集約化,這已經不是什么爭議的問題。但是,如何集約化,以及集約化如何真正有效落地,這是個大問題。集約化往往是通過一紙發文以及設立一些集約化機構的方式進行,但是,業務的真正集約化卻不是靠一紙發文和一些集約化的政策要求能夠實現的,既取決于集團層面的集約化決心和持續的力度,更取決于集約化團隊拿出的產品是否過硬,是否能夠滿足地區差異化帶來的多元化的需求,是否能夠有效的維護好與各地方公司的關系,等等。尤其是涉及基礎電信業務,關鍵資源都掌握在地方公司手上,集約化單位更多是受制于地方。因此,在有些時候,內部集約化單位的業務開展反而不如外部合作方。歸納起來,集約化單位與地方公司的關系,以及地方公司處于某些考慮,是造成在具體業務和產品上不斷角力的關鍵原因,從而看上去有點亂。但實際上都歸根于用產品說話。
其次,流量經營創新,核心是流量后向經營模式的創新,經過產業上、下游的共同努力,在營銷模式上有創新的突破,但總體上看處于不上規模的階段。目前資費快速下降前向收入增長乏力,后向經營業務能夠獲取的資源支持力度存疑。一些在后向模式下的流量玩法,很容易被前向業務效仿。運營商的流量后向經營團隊面臨來自內外部的沖擊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后向經營業務的前景顯得不那么樂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