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基本上是一小塊蛋糕的價格。但是,蘇州有家“饅頭店”,饅頭賣6塊錢一個,每天出手慢了還搶購不到。這家饅頭店是一位全職媽媽在社區QQ群里開的,每天限量100個,擁有一大群忠實的回頭客。
結合這一故事,再聯想之前被廣泛傳說的“煎餅大媽的QQ群”案例,我們不難發現, 成功的O2O并不遙遠 。
找到痛點的O2O:賣饅頭走紅
QQ群里開饅頭店,純屬無心插柳柳成蔭。店主人王春紅是位全職媽媽,賣饅頭也純屬偶然。她的創意來自朋友從臺灣帶回的幾個堅果饅頭。“原來饅頭可以效仿面包的做法,既有營養,又有嚼頭。”
研究美食的王春紅嘗試著加入松子、核桃、黑芝麻、葵瓜子等堅果,試制了堅果饅頭。原本是試試看的心情,沒想到憑借“健康營養、有嚼頭”的特色,社區QQ群里一炮而紅。
與此類似,微博上也曾熱轉過一個O2O的案例,也是因為找到痛點而成功。這是個熱轉的段子:一位在學校邊擺攤賣煎餅的阿姨,建立了一個QQ群。大量的學生,還沒下課就紛紛在群里留言向她下單。這些學生們下課后直接交錢取貨。據說效果很不錯!
天然O2O工具:手機QQ群
建群優勢,是手機QQ能夠在O2O案例中屢見不鮮的重要原因。如今,手機QQ已經具備創建500人群,200人群(幾乎不限量),甚至1000人群、2000人群的能力,而且支持地理位置備注和搜索,平臺大、群大,用戶也活躍。應該說,這是交朋友、做O2O創業的好地方。
同時,QQ群還具備獨特的成本優勢。從成本角度考慮,饅頭阿姨和煎餅阿姨的營銷,可稱為“成本控制”的典范。設備只需要一部能上手機QQ手機,500塊就夠了,日常消耗也就是電量和流量,這種需求,在部分地區只需要一個18元的上網套餐就可以滿足!也就是日均營銷成本不到1元。這遠遠低于電商企業所需要的場地、人工。
由于線上交流方便, QQ群不僅成為O2O商戶與客戶之間預約、下單、訂購乃至搶購的主要途徑,更成為群成員之間(尤其是同一社區、同一學校的成員)進行交流的空間;這些舉措無疑更加增添了“堅果饅頭”、“大媽煎餅”的吸引力,使得她們的店越來越興旺。
隨著移動化進程的逐漸深入,關于O2O這一商業模式的案例報道早已屢見不鮮。區別在于,有的案例始終停留在看上去很美、實際比較尷尬的階段,而有的案例雖然小,卻扎扎實實能落地生根。健康而有特色的產品定位,便利而又幾乎零成本的營銷方式,全職媽媽在QQ群里賣饅頭,再次給創業者們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