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座城市擁有了智慧的眼睛和聰明的大腦,它一定會變得更宜居、更美好、更可期。近年來,“智慧之城”相繼崛起。江蘇南京打造的“城市之眼”,實現了對全城高達20萬路人員與車輛同行視頻流的實時展示,并能定位嚴重擁堵畫面;福建南平打造的CIM(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將全城雨量、地下管線、供水、燃氣等數據全掌握,有效實現數據監測、統計分析、智能決策……多座城市的智能治理背后,都有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創新實踐的印記。
南京,城市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
走進南京這座古韻流芳的城市,去觸摸這座古城的現代脈動,便可發現,聯通數科物聯網聯合南京城市數字治理中.心打造的“城市之眼”感知系統融合平臺宛如一個全天候運轉的智慧大腦,憑借敏銳的“感官”收集南京全城實時信息,進行精細“加工”與“處理”,引.領南京實現從傳統城市向具備“思考能力”的智慧城市的華麗蛻變。
平臺以聯通格物DMP平臺為基座,融合先進AI多模態大模型技術,全面圍繞“感、算、融、用”四大核心要素,精心構筑新一代智能感知融合體系。整體架構由基礎設施層、數據層、計算層和服務層組成。基礎設施層包含委辦局、區城運及其他來源的感知終端設備以及系統運行所需要的政務云資源和硬件資源。數據層主要由視頻聯網平臺和物聯感知平臺構成,實現對各級平臺數據的匯聚和處理,支撐上層子系統實現數據和能力的共享。計算層主要由視覺大模型算法平臺構成,基于視覺大模型實現對視頻數據的解析和處理,構建基于場景的特征庫,從而實現算法的快速創建、訓練、優化和應用。服務層主要由感知融合服務管理平臺構成,完成對下級子系統數據和能力的封裝,實現數據和服務的共享。
“城市之眼”建成了全國首.個匯聚百萬級視頻數據、千萬級物聯數據并集成先進AI能力的融合服務數據底座。具備實時視頻流城市事件分析能力,精準聚焦城市生命線工程、文明城市建設、長江航運管理,以及重要場所流量監控等核心場景,通過大模型算法的有效運用,形成高效、閉環的城市治理業務體系。
南京有了“城市之眼”,就成了有“中樞神經”的智慧生命體。政府的電子顯示大屏上實時展示著覆蓋全城的高達20萬路人員與車輛通行視頻流,并精準捕捉車流動態與擁堵狀況,管理人員通過話筒發出指令:“請打開今天南站附近3公里內早高峰道路嚴重擁堵的視頻,并給出疏解優化建議。”平臺立即響應,迅速定位相關攝像頭,并顯示9個嚴重擁堵的實時畫面,擁堵路段也在地圖上被精準標記。同時,迅速生成了道路疏解調度方案,為管理人員提供了有效的決策支持,助力南京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
“‘城市之眼’感知系統融合平臺的投入使用,使我們不再需要頻繁輸入復雜指令,而是借助平臺先進的大模型語義理解能力,僅通過話筒發出指令,系統便能迅速理解并執行相應操作,極大提升了管理效率。”當地運營管理人員感慨。
目前,“城市之眼”平臺已接入視頻監控、消防水壓監測、電子水位儀、可燃氣體監測等67類30.6萬臺感知終端,其中包括20萬路視頻設備,囊括園區社區、高架立交、醫院學校、江河水務、安全生產等全域城市場景。
南平,海綿示范城市的創新標桿
南平是武夷山國家公園所在地、福建母親河閩江發源地,森林茂密、溪河縱橫,年均降雨量1788毫米,是一座典型的依水而生、因水而起的東南山地丘陵城市。
近年來,受地形地勢及城市開發影響,南平山洪入城、雨季洪澇問題疊加,外水頂托、黃土入河等現實排水困境顯現。為此,南平市堅持探索海綿城市建設,編制完成《南平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南平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實施方案》等。聯通數科及時響應南平建設需求,為南平市搭建數字化平臺,部署聯通格物DMP平臺,將城市數字化模型、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供水、燃氣、工地管理智慧化和污水智能監測等內容納入CIM平臺,推動實現數據監測、統計分析等智能化、信息化服務功能。
CIM基礎平臺匯聚海綿監測、海綿建設、時空地理、三維模型、管線監測等數據,融合GIS空間分析、BIM模型可視化、人工智能、流程管理等服務,形成數據和服務兩大支撐體系,實現CIM+業務與二、三維空間信息的有機融合,為海綿城市建設數字化提供支撐。
現在,南平建陽一中的學生下雨天也能穿著布鞋在操場上活動,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原來一遇暴雨,校園內的積水就漫過腳面。自從海綿化改造后,校園內路面被改造為生態透水膠粘石路面;建設調蓄池,雨水通過生態凈化設施凈化后,回用于場地綠化灌溉及道路清洗。建陽一中校長謝建軍表示,改造后實現了小雨不濕鞋、中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師生都非常滿意。
在建陽區北門新村、鷺鷥路片區、富民路片區等40個老舊小區改造中,采用了雨水管斷接、透水鋪裝、雨水花壇、下凹綠地、植草溝、環保雨水口等海綿技術方案,有效減少了小區內路面積水情況,城市居住環境和功能品質得到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成色更足。
未來,南平海綿城市CIM平臺將作為南平智慧城市運行的數字底座和城市大腦,實現城市運行狀態的多角度感知和城市運行數據的多維度融合,承載更多類型、更廣領域的CIM+應用,推動南平社會治理領域的數據融合、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推動建設生產空間安全高效、生活空間舒適宜居、生態空間碧水藍天的新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