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WWDC大會上宣布iPad和Mac能接打電話后,不少網友認為這會進一步打擊原本就在萎縮的固定電話市場,甚至還有可能完全取代固話。不過對于這種說法,國內一些做相關硬件的行業人士表示并不會太擔心。
智能話機Gcord的王喆就表示,蘋果這種構建一個無縫通訊環境的想法,其實和他做Gcord設備的初衷是一致的。蘋果的這種做法將手機的適用范圍擴大了一圈,而他的產品也同樣是把手機的適用范圍進行擴展,但他們擴展的這個“圈”是通過固定電話接入的,目的是實現更便宜的資費和更穩定的通話質量,這與蘋果的“圈”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那么蘋果的“圈”會不會逐漸侵入目前固話市場的這個“圈”呢?
至少目前不會。因為蘋果目前的設備還不夠多,要實現iPhone與iPad、Mac在通話上的“聯動”,前提得是你有Mac和iPad設備,而這對于不少普通消費者來說,顯得還有些“奢侈”。所以說蘋果讓Mac和iPad能接打電話,更多是為了方便現有用戶和驅動不少正在猶豫購買相關產品的消費者,蘋果自己應該也沒有讓這樣一項功能取代固定電話的打算。
那么在長遠的未來呢?
有這種可能,但是在固話層面可能性也不大。因為固定電話有它自身的優勢:在某些地方手機的信號會不穩定,但固話卻能在它“堅守”的那一塊固定區域保證信號,非常適合家庭和辦公室;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的電量一直是困擾用戶的一個較大問題,固話則不會因為電量的問題讓用戶錯過某一個電話。所以在固定區域內,固話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目前人們對固話的一些偏見主要還是由于大多數產品的老舊和跟不上時代,好在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創業公司開始改進和優化固話設備,讓它們也“智能”起來。對于做智能固定電話的公司來說,這只是“萬里長征”的步,他們的長遠目標是以固話為基礎,打造多元的溝通場景,也就是說人走到哪里,溝通界面就會出現在哪里。
當然,如果真的出現上述的情況,那么蘋果和這些公司所做的產品就有交集了,在整合Mac OS X和iOS后蘋果的目的表露無遺——建立起自身設備為基礎的完備生態系統。這種無縫的對接顯然和建立智能溝通場景是相似的。所以說,雙方如果真的正面“碰撞”,很有可能是在更高一層的“系統”區域,而非目前的通訊區域。
蘋果公司相對于國內這些創業公司優勢顯然是巨大的,所以包括王喆在內的一些創業者都希望安卓系統也能跟上這些功能,這樣可能使他們的產品成為大受益者。
另外,差點忘了說,蘋果打造的這些打造生態系統的功能還有可能在國內受限,這樣看來,能接打電話的Mac和iPad想取代固定電話就更沒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