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后,我國更是出現了很多依靠維修固定電話座機而謀生的工匠。那么現在還有這樣的工匠嗎,他們的生活狀態又是怎樣呢?對現在人來說,出門必帶的一樣東西就是手機,隨著我國通訊事業的快速發展,從1900年部市內固定電話座機在南京問世,到現在固定電話座機的發展史已經有110多年了。
在淄博市臨淄區,順著路邊的廣告牌,我們在齊城小區一棟居民樓的地下室里見到了古稀高齡的季士興大伯,他正在昏暗的工作燈下修理一臺廢舊的固定座機。采訪時季士興老人正在修理一部有蟑螂進入的座機,他說:“蟑螂從一些縫隙里進去以后,作為蟑螂在里頭繁殖,繁殖了以后,因為蟑螂的一些糞便把電路來進行短路,尤其在這里看的比較清楚。這個得用酒精進行全面的清洗。”
季士興說,因為自己手藝精湛,現在維修一臺固定座機固定電話座機一般要價15元,可是近這段時間,前來修理固定電話座機的人卻一直很少,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壞了的固定座機就直接扔掉了。居民姜桂芬說 “座機不好用就扔了唄,咱再去買個新的”。十幾天來,季士興接到的大一筆維修訂單就是附近一家賓館送來的這13部固定電話座機,這樣,他修好之后,一共可以賺到195元。盡管如此,他還是細心地在每個修好的座機上,貼上自己的“名片”。季士興對顧客說,“直接來找我就行,固定電話座機、地址、名字,維修項目都全了”。
季士興告訴記者,附近幾個區縣,現在做固話維修生意的就只有他這一家。但盡管如此,這生意還是一直不景氣。他原本租賃了一個修理固定固定電話座機的門頭房,可是由于房價上漲,現在一年6000元的房租已經繳納不起了,所以只好搬到了這間不足10平方米的地下室里,繼續自己喜歡工作。季士興說:“原先我有一個門頭的時候,一天我修10個座機,我就可以盈利。現在你修10個座機甚至不盈利。一個月甚至一天也沒有一個修理座機的,所以一天掙個10塊8塊的,根本不夠房房租錢、店錢”。
季士興從上世紀50年代就從事這行,到現在已經60年了。期間,他見證了固定電話座機的發展歷程,從磁石固定電話座機到脈沖固定電話座機,再到后來的程控固定電話座機,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固話變得非常流行,所以那時候他的生意特別好,每天都能賺到可觀的收入。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進入21世紀后,移動電話逐漸取代了固定電話座機,他的生意也逐漸蕭條。而如今季大伯考慮多的,就是如何將這門技術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