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說過:“旅人叩過每個陌生人的門,才能找到自己的家,人只有在外面四處漂泊,才能到達內心深的殿堂。”
人生本來就是不斷的在尋找,在流浪,終找到讓心靈得到安寧的歸宿。旅行的意義也不在于看過了多少風景、遇到了多少人,只在于過程中的享受。
我們常說想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往往會被現實的腳步所羈絆,后只能望景感嘆。身于俗世,我們無法隨心所欲,我們也無法改變大環境,改變我們的現狀,因為我們不能只活在詩和遠方,我們更多的是需要現實世界的生活。
不過,這并非代表著我們只能妥協,聰明的旅人總能在詩和遠方與現實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改變不了本該面臨的問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想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誰說到達遠方才是旅行,放下煩難,在周邊緩緩行走,看著周圍的景物,將自己沉浸于美好事物中,這難到不也是一種旅行嗎?
旅行不在身,在于心。只要有渴望,人就會爆發無限潛能,排除萬難,達成目標,這個過程也很有趣。
工作忙,沒時間旅行,那么可以找個較近的地方,提前把工作安排好,留出一兩天的時間也已經足夠撫平你這段時間的情緒。自己出行或者找一兩個好友出行,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你開始踏上旅行的道路后,你會愛上它,也是想要持續的去追尋它。結束了一次旅行,你就已經在規劃下一趟旅行,此后,旅行會成為你一生中享受、熱衷的一段時光。
期待下一場旅行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