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家庭汽車消費增長迅猛。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其中汽車2.17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3.8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42億人。2017年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新注冊登記的機動車3352萬輛,其中新注冊登記汽車2813萬輛,均創歷史新高。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在給社會管理和社會安全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的同時,也催生了車輛管理技術的蛻變和革新。
根據市場數據,到2020年,全球1/5的車輛將擁有某種形式的無線網絡連接,估計互聯汽車市場的連接總數將以31%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從2015年的1.82億個增長到2020年的6.93億個。而數據顯示,2017年汽車保有量達到2.17億輛,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2304萬輛,增長11.85%,按照這個增長速度,預計到2020年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50億輛。
2016年初,首批符合國標的電子車牌在無錫開展示范應用,用于貨運車輛,發放10萬張;同年2月,深圳啟動電子車牌的試點應用工作,主要涵蓋重型貨車、泥頭車、校車等八類重點車輛,發放20萬張;同年5月,北京召開霧霾治理問題提案辦理協商會,電子車牌作為擁堵費征繳過程中識別車輛信息、扣費支付的物理基礎,在交通擁堵收費方案中推廣;2017年,天津為3600多輛危化品運輸車安裝電子車牌,探索基于電子車牌的危化品運輸車輛管理和服務新模式。據業內人士稱,目前各項測試、試點工作正在穩步推進,2018年試點應用城市的前進步伐還將進一步加快,并會逐漸落地實施。
機動車電子標識(電子車牌)是汽車的二代身份證,是與汽車懸掛物理號牌相對應的超高頻RFID卡片,將車牌號碼等信息存儲在射頻標簽中,能夠自動、非接觸、不停車地完成車輛的識別和監控,實現交通信息的分類采集、精確化采集、海量和動態采集,還具有防拆防偽防復用等特性,這是RFID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應用延伸。
電子車牌由公安部制定并予以推廣,用于全國車輛真實身份識別,它將與汽車車輛號牌并存,并且法律效力等同于車輛號牌。
如果后期電子車牌慢慢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中,你是會感覺到不方便還是會感嘆時代發展的迅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