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蘭溪市公安局蘭江派出所接到這樣一起警情,一市民稱其12歲的孩子在網上被人詐騙,用她的手機一共向騙子轉賬13.7萬元。
7月30日晚,無心做作業的小吳在家玩手機,刷QQ空間的時候看到有人發布了一條返利活動信息:只要把微信錢包余額截圖給對方,然后充值相應的金額就能獲得10倍返利。
“10倍返利!”在這條信息里,小吳看到有很多人參加了活動,還有大家獲得返利的截圖。她信以為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加了信息里活動聯系人的QQ好友,并給對方轉賬15.88元,期望能收到10倍返利。然而,小吳的賬戶始終沒有動靜。
“不是說10倍返利嗎,怎么錢還沒有到我的賬戶?”她隨即聯系對方詢問,并要求退款。“退款需要與我們公司的財務聯系。”對方推送給小吳一個自稱“財務”的QQ賬號。
雙方加了好友說明情況后,“財務”給小吳發來一張“凍結截圖”,表示由于小吳是未成年人,違規參加返利活動導致公司6萬元的活動資金被凍結,要求小吳將她監護人的手機拿過來,配合進行資金解凍。“財務”還說,如果小吳不配合的話,他將報警處理。
只有12歲的小吳哪里經得起嚇唬,一聽到要報警就害怕了,她連忙表示同意,聽從對方的指示一步步操作。
小吳拿來母親的手機,點擊對方發來的某購物平臺鏈接,轉賬6次共支付68893元。之后,小吳又通過掃描對方發來的某短視頻平臺二維碼,轉賬15次共充值68363元。通過小吳一頓六神無主的操作,前后共轉賬137256元。
看到小吳乖乖轉賬后,“財務”還說這些錢在資金解凍后都會退還給她,并讓小吳將聊天記錄刪除,避免被母親發現。已經慌了神的小吳哪里想得到這么多,隨手將聊天記錄刪除,直至其母親發現銀行卡內的錢不見了,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
孩子年紀尚幼,防范意識差,社會經驗不足,對金錢的概念也沒有建立起來。家長們要提高自我和孩子的防范意識,不要隨意告知孩子手機支付密碼,銀行賬戶密碼等重要信息。一旦存在泄密風險,要及時更改密碼。同時,家長盡量與孩子多溝通,給孩子安排一個充實的假期,避免孩子沉迷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