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玩玉,主要的原因就是兩個:一個是單純的喜歡,以賞玩為主;一個是看中了它的價值,想通過收藏獲得投資回報。可關于藏料還是藏器這道選擇題,一直以來都是讓人感到糾結萬分。有時候就難免一些意見上的分歧。
藏原石首先是“好玉不琢”。原石是被大自然巧奪天工的妙手造就,每一塊可以說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本身就有一種原始美、天然美,讓籽料充滿了魅力。質地干凈的原料或有特色的原石買回來只會升值不會貶值!
玩料在很多玩家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一般指不需要雕刻直接可以把玩的籽料。可以稱作玩料的原石,往往完整飽滿,綹裂瑕疵極少,玉質無論從白度、細度、皮色上都無可挑剔。能滿足這些條件,往往擁有不可思議的自然之力。
如果沒有特別的頂級優點一般是不能稱為玩料,故而在眼光較高的藏家中極受追捧。也因其條件苛刻,導致玩料的稀缺性。所以在市面上,玩料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這兩年籽料奇石原石也很火。
自從一葉成佛那個特色籽料出名了之后,皮色像什么就成了大家玩籽料非常喜歡探討的一個問題。特色籽不一定是皮色,也可以是玉色,也可以是外形,又或者是它的瑕疵等等。這種非主流的路線,也代表著它稀有,也是值得收藏的。從這兩個角度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收藏原石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我們并不鼓勵玩家們盲目收藏原石,吃虧上當的玩家不計其數。如今市場上造假很多,如果你對籽料原石不太懂,收藏原石會有很大的風險。也有一句話,叫玉不琢不成器。
如果你去各大博物館看一下,不難發現——自古流傳下來的都是玉器,從來沒有原石。雖然原石也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和價值,但從藝術性、傳承性和人文性來說,卻不如玉雕高。
這種觀點從古至今都有,唐太宗說過一句話:玉雖有美質,在于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若遇良工,即為萬代之寶。玉如果不琢,那跟石頭也沒什么分別,只要經過良工雕琢,才能成為萬代之寶。成品相對于原石而言,便顯得簡單粗暴不少。
經過玉雕師巧妙的設計和雕琢,它們往往會變成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玉器成品。中間省去層層顧慮,藏友直接入手品相完美貨真價實的籽料。
但收藏成品也需要一定的和田玉知識儲備,如產地、瑕疵、玉質、雕工、題材等等都需要掌握。掌握知識還得培養眼光,積累經驗還得互相學習。畢竟市場混雜,也非常考驗大家的經驗和眼力勁。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玩玉也是這樣。
其實,到底是藏料還是藏器,從來都不會有一個確定的答案。要說有什么標準,條就是自己的喜好。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不要盲目跟風,不懂的不要碰,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要想避免,根本的一條就是藏精品。無論是原石還是玉器,精品都無疑更具潛力,收藏價值更高,抗風險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