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的人都清楚,每過一段時間,手機就會提醒你升級到新的系統。慢慢的大家都厭惡升級手機系統了,究竟是為什么呢?
升級系統,或許是場噩夢
使用手機的日均市場已經達到了3~5小時,相當于除去學習工作和睡眠,過半的時間被用在手機上。如此長時間的使用,自然會形成肌肉記憶和習慣,系統升級往往伴隨著新的視覺和交互設計,與使用習慣背道而行。
不僅僅是因他人的分享而產生觀念,拒絕升級的用戶往往也會表示自己曾遭遇“負優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經歷了不開心的變化才有了自己明確的態度,并非從一開始就表示拒絕。系統更新短則十幾分鐘長則一個小時,花費時間太長也讓人詬病。
除了以上的主觀原因,沒有意識到可以讓手中的設備升級系統,也是不少人不升級系統的原因。智能設備還沒能樹立起不一樣的觀念,讓人意識到它和過去一錘子買賣的產品不一樣,從購買來到生命周期結束這期間,可以通過升級獲得新的東西。
種種客觀理由,讓系統難以升級
說完了來自使用者主觀原因,那么還有沒有客觀的理由,使得系統升級遭人反感呢?不只是存在,甚至還加劇了人們對這件事的負面情緒。
首當其沖的便是廠商默認升級手段,沒有任何提示還略顯霸道的自動升級,并沒有像廠商構想的那樣受人歡迎。缺乏與用戶就自動升級過程和效果充分溝通,并不夠好的升級機制,讓本該靜默且平滑的體驗變成了折磨。
究竟有沒有升級的價值?
說到升級的價值,那么必然要提到關鍵詞“新”,從煥新的系統可靠性,到新鮮的特性,都在闡述著應該升級系統的道理。
我們為什么不愿意升級系統了?
雖然升級系統可能存在新的bug,但理論上也會伴隨著舊版本問題的修復,相比之下更為重要。在體積較小、速度更快的安全更新之外,功能更新有可能會通過重新開發問題相關部分,實現治根更治本的解決。
新特性是新版系統的根本,iOS數次更新完成了文件系統、網絡功能、使用體驗的變化,安卓陣營也出現過數次與之相對應的升級,讓設備功能隨時代而變也更好用。這些變動往往依靠系統底層的變化來實現,無法通過更新內置應用程序來完成,所以需要升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