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短信業務的“回暖”,工信部指出,移動短信業務量之所以能夠止跌轉升,離不開服務登錄和身份認證等應用的帶動。這意味著,短信業務的用戶正更多地向B端(企業)轉移。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凈增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5.7億戶。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112.2部/百人。其中,全國已有24個省/市的移動電話普及率超過100部/百人??紤]到實名制、低廉的覆蓋成本,短信幾乎已成為企業向用戶傳遞信息的佳渠道。
同時,運營商為滿足客戶的需求,也在不斷調整和改變短信業務的形態。比如,企業定制短信業務,就是使用短信服務發送企業相關信息,包括驗證碼、物流交易信息等。
一位移動的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對于大多數的App,短信驗證碼登錄相對于其他的驗證登錄方式來說,依然是相對安全、穩定,也是用戶和企業常用的驗證登錄方式。App數量的分發及下載量數量的龐大性,意味著短信驗證碼自然會有著大量的市場需求。
今年2月,有消息稱,滴滴CEO程維在公司月度全員會上曾提及,滴滴在2018年光短信費用一項就花了接近9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企業而言,短信作為服務準確觸達和營銷活動及時通知的重要手段,是平臺企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尤其在注重安全和及時性的出行服務上,短信可以確保在大多數網絡狀況下都能通知到司乘雙方。因此,短信的成本投入,成為了互聯網企業難以避免的硬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