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年是5G元年,5G成為我們避不開的熱門話題。那么論5G實力,華為和高通比,哪家更強一些呢?
其實,華為和高通并不是一家真正競爭的公司,畢竟高通主營是芯片,靠專利、芯片、來賺錢。而華為芯片并不是主營,主要靠的是通信設備、手機來賺錢,芯片和專利只是其次的。今天,拿出兩者在直接競爭的領域來對比下,到底在5G領域,誰的實力更強一點。
首先說的是5G專利數,這里主要對比的是全球的標準必要專利(SEPs),畢竟這一部分的專利是值錢的,其他標準的價值沒這么高。據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的數據,截止至去年底,華為在5G方面的SEPs專利數為1166件,而高通是730件。可見,從有價值的標準必要專利數量來看,華為是強于高通的。
其次對比的是基帶芯片,拿高通的X50來和華為巴龍5000對比,似乎不公平,那么拿高通的X55來和華為巴龍5000對比吧。
雙方都是基于7nm芯片,但X55要晚于華為巴龍5000半年左右時間,而從速度及性能方面來看,從雙方公布的參數來看,也差不太多,但巴龍5000基于5G NR+LTE模式下快可以實現7.5Gbps,理論峰值上還是要比驍龍X55略勝一籌。可見,在5G基帶芯片領域,華為不管是進度還是參數也是略勝高通一籌,有一點優勢的。
后說說市場份額,由于華為基帶芯片不對外銷售,只在自己的產品中使用,所以份額是遠不如高通。據2018年的數據,高通基帶的市場份額高達50%以上,而華為基帶的市場份額只有7%左右,僅為高通的7分之一。
可見,從市場份額來看,華為是遠遠的落后高通,這是雙方的商務模式決定的,畢竟華為不是靠賣芯片來賺錢的。
綜上所述,從技術上來看,華為或略占上風,而從市場來看,高通占絕對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