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在觸網,通過手機查看天氣預報、查詢路線、訂外賣、網上購物、收看網絡節目……線上所能提供的衣食住行的相關服務,已經徹底俘獲了我們的心。但是隨之產生的隱患卻是我們目前大的心病:身份信息、電話號碼、銀行賬號和密碼、購物記錄、出行記錄等個人信息數據隨時有被竊取、盜用的可能,我們已經淪為大數據時代下的“透明人”。這些威脅的制造者,是一群隱匿在我們身邊的“隱形人”,他們中有黑客,有數據分析師,有數據售賣者……
“透明人”深陷泥淖:個人信息泄露后生活永無寧日
在手機病毒陰云籠罩之下的7億網民中,“透明人”數量持續增加。同時,流量偷跑、銀行卡被盜刷事件,詐騙黑產下的“徐玉玉”悲劇事件,以及近日優酷上億條用戶信息泄露事件,讓“透明人”的網絡安全感一降再降。
“透明人”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次用戶注冊、每一次賬號關聯,個人的信息數據將借助一根網線、一個路由器上傳至網絡,這些信息極有可能處于“隱形人”的窺探之中,一旦遭到非法使用,經濟損失不可避免,甚至發生諸如徐玉玉、宋振寧等無法挽回的電信詐騙慘劇。
“透明人”或許還沒有意識到,一旦個人信息遭到泄露,“隱形人”制造的麻煩將源源不斷找上門來。諸如常見的冒充熟人式的電信詐騙、發送“艷照”式的木馬侵襲、電視/電話欠費詐騙、偽基站詐騙……“隱形人”的手段數不勝數,總有一個套路在等著入坑的“透明人”!
“隱形人”造就黑色產業:哄搶千億蛋糕毫不手軟
根據互聯網協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網民在2016年因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經濟損失已經高達915億元。在“隱形人”的眼中,這是一塊逾千億規模的大蛋糕。在利益的驅使下,“隱形人”不再單打獨斗,而是抱團作戰,依靠精細化的運作模式形成完整的黑色產業鏈。
以銀行卡遭盜刷事件為例,這個產業鏈的開端始于“黑料”,在黑市中被反復清洗的、有金融價值的用戶信息,這就是傳說中的“黑料”,持有“黑料”的“隱形人”此刻正扮演者信息售賣者的角色。
而獲取這些“黑料”,除了直接購買,擁有高端技術的黑客還可以在用戶手機中植入病毒獲取信息,這些黑客無疑才是“隱形人”中具“上帝視角”的。
此外,“隱形人”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角色——套現者。黑客常通過木馬程序、釣魚網站或直接騙取等方式,獲得手機用戶的姓名、身份證、銀行卡號、支付密碼以及用于消費的短信驗證碼等隱私信息,隨后再以轉賬、購買商品、理財投資、比特幣等渠道進行銀行卡盜刷套現。 在完整的盜取信息和套現流程中,可以看到明確分工精細分解是黑色產業鏈得以持續高頻發生的條件。
攻防升級:手機衛士或成后一道防線
完整的黑色產業鏈之下,“透明人”還有喘息之機?在網購支付、短信、社交媒體等各個環節,惡意代碼隨時有可能控制感染設備,甚至一些預裝軟件本身也會攜帶惡意程序。這些惡意程序如果在讀取用戶數據時沒有及時警示,后果將不堪設想。
根據多位安全專家的建議,在手機等電子設備中安裝安全軟件是抵御病毒的有效措施。目前市面上的安全軟件功能也在逐步完善,如百度手機衛士即將推出9.0版本,據悉將具備“免費WiFi”、“號碼黃頁”等實用功能:提供WIFI風險監測智能提示,讓每一次連接更安心;在支付環節上打造環形防護,可徹底查殺惡意病毒應用;同時也擁有業內全的號碼庫,可實現0秒識別騷擾電話、短信;“號碼黃頁”更是收錄了官方認證的各行業服務號碼,方便用戶查詢……百度手機衛士試圖在用戶更多的使用場景中去消除信息泄露的威脅。
作為一個隨時可能被“感染”的“透明人”,對于電子設備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諸如在安裝應用、網絡支付等環節上,既要意識到黑客們多變的攻擊手段,也要有主動采取防御的措施:安裝應用時的“下一步”要多留心,通過殺毒軟件掃描手機、清理“垃圾”,服務電話多用號碼黃頁查詢……安全軟件的迭代升級極有可能成為“透明人”對抗手機病毒黑產的后一道防線。